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职研究 > 研究成果 > 正文
高职素质教育论(蒋国良)
2013-05-21 13:52:05



[摘  要] 文章针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素质教育推进滞缓的现象,对素质及素质教育概念作了理性的分析界定,指出了素质教育的不力源自于对素质及素质教育内涵认识的模糊,进而论述了高职素质教育的特质,构建了基本框架。
[关键词] 高职教育;高职生;素质;素质教育

面向未来的高职生应具备怎样的素质?高职教育应建立怎样的素质教育框架,这在国内目前的高职教育中,认识明显不足,努力不够。高职毕业生素质与现代企业对这些人要求的素质存在明显差距,高职教育中培养和提高学生适合企业要求的素质,实是重要而迫切的命题。
一方面是现代企业面临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对高职生的素质要求在不断提高;而另一方面,高职教育单位对培养和提高学生适应未来的素质还显得有点束手无策,这形成了我们全面考察研究高职素质教育课题的初衷。[1]
一、对素质概念的科学认识
素质到底是什么?一般认为:素质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品质”,是人们在先天遗传条件下经过熏陶培养和自身的反复实践,日积月累形成的基本稳定的内在品质。这种品质通过人的外在行为表现出来,我们称其为“素质”。基于这样的认识,人们在实施素质教育活动中,纷纷跑去寻找这样一种“心理品质”的培养途径。但由于“心理品质”是一种抽象的、个体内在的概念,在具体操作层面上,人们除了智力培养减负,增加一点非智力因素培养内容外,还是未能找对素质提高的真实途径。也常有人提“传授知识,提高能力,培养素质”,认为知识、能力、素质三者是并行关系。但在具体评价一个人时,又往往把他知识的多少、能力的强弱看成是素质的一部分,素质概念仍然陷于模糊不清之中。概念认识的模糊,必然导致行动方向不明,收效甚低就难免了。因为如此,首都师范大学佟庆伟先生又提出了素质“结构论”的观点,他认为:“素质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品质,素质反映一种结构,主要指影响个体外在行为的知识、能力及非认知因素之间和谐发展的结构,三者由外到内组成一个同心圆。”[2]他认为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发展个体素质结构,扩大个体外在行为空间。“结构论”强调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解决结构的“培养”与“发展”。素质“结构论”和谐发展的观点,在某种意义上似乎找到了实施素质教育可操作的突破口,但仔细论证起来,素质概念仍未界定得十分清楚。如果只讲“素质反映结构”,那么日常所用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如此单一素质概念似乎就不好用了,这种违反大众认识习惯的素质“结构论”就很难推广。于是我们仍有必要对素质概念进行科学界定。
首先,我们认为,在常用的素质概念中,素质包含二重性,它既是一个个体概念,也是一个综合概念。在讲“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时,用的是个体概念,是讲某一方面的本质内涵,但如果在泛指某人素质如何时,这儿的素质概念应该是综合性的,它应该是对人外在行为的综合评价。
其次,素质概念用于教育,我们认为也存在二重性。“专业素质”、“能力素质”、“文化素质”这样一些概念,无疑是单一个体概念,而“素质教育”中的“素质”决定于我们实施这个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因此,这个概念应该是综合性的。
第三,既然“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概念是综合性的,这就决定了它的内涵丰富性,任何单一的定性和单一的做法对素质教育而言,都将无补于事。这儿的素质,要求个体人身上知识、能力、人品等诸多因素统一协调,和谐发展,在这个前提下,佟先生的“素质结构论”确实体现了正确意义,凡有利于发展平衡“结构”,扩大个体行为空间的教育活动都属于素质教育范畴。
二、素质教育的本质内涵
我们的教育方针是使教育对象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这一方针已经基本揭示教育的本质内涵。可我们为什么还要提“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本质内涵又是什么?只有正确地认识了这个问题,我们搞素质教育才有方向,才能目标定位。
首先,我们应该清楚,实施素质教育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针对越演越烈的应试教育而提出的。当时提出的教育口号是:加强基础,发展智力,培养非智力因素,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素质教育运动”也由此蓬勃展开。
其次,我们更应该看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都强调素质教育的潜在背景:中国经济走向世界后所面临的科技创新压力。纵观发达国家教育经验,大多重视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素质的培养,以适应科技创新,抢占经济发展制高点的要求。反观国内教育,从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中长期存在的是考分衡量人才的大环境,应试教育越演越烈,人才培养目标客观上走入岐途。“高分低能”、“基础过硬,创新无门”现象为国际教育界所不取。时值中国经济崛起走向世界之时,科技创新人才的紧迫需要足以让大家检视中国教育,几乎是当头棒喝,首先由中央提出,然后是各级各类的“素质教育运动”。
然而,素质教育在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后,还是存在形式多、实效少;讲的多、做的少;课外多、课上少;课题多、突破少;经验多、理论少等“几多几少”现象,真正的素质教育工作推进缓慢,这似乎又为当时未能料及。智力培养“减负”,增加课外活动,改进教学方法,发展学生特长教育,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好像人人都在搞素质教育,但又好象谁也没抓住什么,素质教育仍然是一团迷雾。说到底,还是对素质教育的本质缺乏清晰的认识。
如前所述,素质教育是对应试教育的反求。素质首先是一个个体概念,它反映某一个具体的本质内涵。对人而言,素质存在于一个综合的结构之中,身体素质、思维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能力素质、创新素质等形成人的素质的总体框架。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素质结构的平衡协调。回顾我们以往的教育,在考分为纲的指挥棒下,只是突出强调了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实际上造成人的全面发展的残缺。寻求结构平衡,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也就成为以人为本教育的必然。在人的素质框架构成中,实际上存在着不平衡性,全面素质教育既有面上的事,更多的涉及到个体。从面上而言,降低考分为纲的力度,“减负”是必须行为。“减负”以后,并不只是漫无目的地搞课外活动、改进教学方法等,重要的是实施个体化的针对性教育。首先要调研分析,在一个群体中,发现哪些人是身体素质不行,哪些人是心理素质问题,还有哪些人是其它素质存在缺陷。在结构平衡协调的教育中,教育者的一个主要责任是帮助个体的教育对象发现其自身素质结构的不平衡,帮助其制订强化训练提高方案。有条件的地方,教育者可分类组织单项素质缺失者共同活动,集体提高。在人受教育的发展过程中,素质结构又总是存在着不平衡性的,因此,素质教育也就必然地存在于各级各类的教育之中。重要的是各级各类的教育都应有自己的素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首先必须确定这一级一类教育对象应该达到的素质高度及结构平衡程度,要把这一目标和任务分解到这一级一类人才的衡量标准中,而不仅仅是“一卷定终生”。譬如说,一个小学毕业生应具有在班集体面前上台发言的心理素质,一个初中毕业生应具有在其他同类班集体上发表演说的心理素质,而一个高中毕业生则应具有在全校乃至社会群体面前发言讲话的心理素质。这样的素质的发展应该循序渐进,也是成为社会人需要具备的素质。而这种素质决不是试卷能测评的,必须放到实践中来考量,施教者必须创设各种情景让受教者获得锻炼机会。唯其如此,平衡结构的素质教育才会有所成效。
素质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关系个体的素质结构的平衡协调教育。首先必须确定各个层次人素质结构的基本框架,然后必须找到个体人素质结构上的缺失,最后才是平衡协调素质结构的具体活动和教育,最终目标是补足受教育个体缺失的素质,使结构趋向平衡,培养出全面协调发展的人。适合时代需求的创新素质才可能广泛形成。
从我国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背景来看,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确保中华民族的重新崛起和长久不衰。没有人的创新,也不可能有经济的振兴,更不可能形成社会新的崛起。由此看来,素质教育确是任重道远。首先必须弄清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关系。毫无疑问,创新能力应该是人素质框架中的一种重要素质,但又似乎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素质。它至少与思维素质、能力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等密切关联,它应该是多种素质的综合体现。创新是对现存的革命,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创新的品质存在于人类的天性之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创新史,人是为适应未来而活着的,而未来是需要创造的。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已经把适应未来的本质烙印在遗传基因中了,因此,从本质意义讲,每个人与生俱来就应该是创造家、发明家,教育的意义在于发掘、调动、培养个体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但另一方面,人类的创新是以历史现实为基础的,真正推动社会发展的创新必须建立在历史现实的基础上,只有当人类了解了过去,把握了现实,才能展开指向未来的创新。了解历史,把握现实的职能是靠教育来实现的,由此可见,教育对创新的作用。一个社会的进步,它是由无数创新的合力组成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在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上作出不懈的努力,这就意味着创新教育应贯穿于我们各级各类的整个教育过程。邓小平早就指出,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未来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存在一个意识发掘、精神养成、能力形成的过程。意识的发掘意味着对孩子敢于想象、善于想象的天性的鼓励;创新精神的养成要求我们在教育中要多给受教育者提供创新的机会。而所有这些,我们以往的应试教育做得恰恰相反。集体化统一教育,标准式的考试,很不利于受教者创新意识的体现、创新精神的养成,普遍的创新能力的缺少就很必然了。长此久往,造成民族创新能力的衰弱也就在情理之中。我们今天倡导素质教育,在各级各类教育中必须打破以标准式考分为纲的框架,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思维,鼓励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养成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最后形成受教育者在实践中的创新能力,从而形成民族创新合力,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
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从素质教育的层次和类别上讲,阶段发展的重点是有差别的,适宜于长身体时,身体素质的发展在结构中应有所凸现。又如,道德素质形成的最佳期应是幼儿、少儿时期,这时期的素质教育就必须把它作为重要内容。追求素质结构平衡之中的不平衡是素质教育层次类别的特征所在。
从素质教育角度看,人的素质结构几乎总是处在不平衡之中,而素质教育的目的则是要追求并创造结构的平衡与协调。作为各级各类的教育中的一种类型一个层次,高职教育中的素质教育也就客观地存在了自己的特质。
那么,高职素质教育的特质又是什么呢?回答并不难,高职生进校的素质与现代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素质要求构成了高职素质教育的特质。高职生进校时素质与毕业后进企业素质要求的不平衡、不协调性成为高职素质教育的全部内容。
首先,我们必须从面上勾勒出目前高职生入校时素质的基本概况,为高职素质教育找到入口方向。相比于普通院校的大学生,高职生在心理上大概都可算是不情愿的一类。鉴于我国高校招生制度,作为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毫不例外地成为了高考生进入大学之门的最后垫脚石。高考分数的落差首先造成了高职生的无奈;“技术”不如“学术”吃香,传统的观念在高职生心理上又投下阴影;作为高考生的落低群体,高职生在中学时代中下游水平的地位,使他们或多或少地留下了种种自卑心理。心理素质的差距应该是高职素质教育首先面对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第二,我们必须看到,高职生在学习能力上的缺陷。作为高考生的落低群体,他们基本上被排除在全面发展的人之外,或是学习上偏科,或是学习方法不科学,或是不刻苦、不钻研,或是思维方法有问题。作为长期形成的习惯惯心力,都会继续影响他们高职教育阶段的学习,高职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人,学习能力的纠弊将显得非常迫切而需要。第三,在长期的高考分数指挥棒下,高考生早已养成动脑不动手,重书本轻实践的习惯,而对高职生的“手脑并用,德技双修”的培养要求,尤其是偏重职业技术能力的要求,他们或多或少地存在惶惑恐惧之感,转变难、培养难就成了贯穿整个高职教育过程的大事。
其次,我们必须客观地分析和了解现代企业对高职生的素质要求。在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推动着科技创新的快速发展,任何一个企业,抱着一只产品生产几十年的景况早已不存在了。企业需要时时创新,创新是企业的竞争力所在。而企业竞争的关键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的构成中,高职生应该处在怎样的位置,这是问题的关键,这就会牵涉到高职院校对培养目标的定位。据调查,目前企业中最感缺乏的是能带着人干和指导人干的人。江阴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总将这类人形象化地表达为“兵头将尾”:处身一线,本身过硬,能够“冲锋陷阵”。如果将企业人力资源的构成分成五级宝塔,塔尖为董事长,而后是执行总裁或总经理率领的经营决策层,再下来应是企业的中坚——分部门经理主任之类的管理层(工程师的研发创新也应在这一层面),最广大的是塔基部分,也就是生产层,这一块实际上可分两类,一类是单纯的操作者,另一类是操作兼管理指导者。这后一类正应是高职教育培养的对象,也就是江阴企业老总所说的“兵头将尾”。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据此提出自己培养的对象是“班组长”。在企业人力资源构成的宝塔中,“班组长”应处在第四个层次。作为承接现代世界制造业向我国长江三角洲转移的地区,这一层次的人力资源非常重要。这一层次的人才基数大,因为现代经济发展快而显得非常紧张,这是广东、上海、苏州一带技师价格飙升的根本原因。确定了高职生在现代企业所处位置,也就能明白企业对高职生应有的素质要求。主要有三块:一块是职业技能要求,一块是人品道德要求,再一块是开拓创新要求。在职业技能要求中,扎实宽广的专业知识是基础,过硬的技术能力是关键。由于高职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专业知识的教学限定在“必需够用”的度里。作为专业知识扎实宽广的素质要求,在设定的课时教学中是不可能完成的,这就要求教学设计为学生指明方向,精选知识学习范围,推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本领。技术能力的形成关键在实践,“纸上谈兵”不可能获得技术能力。高职院校必须尽可能多的为学生创造提供实训、实习的场所和机会,养成高职生善于动手、勤于动手的习惯。在人品道德要求上,现代企业对高职生有很高的期求。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善于沟通,团结协作,是企业对高职生的基本要求。高职生在企业的位置决定了这一要求的必要性,处在企业人力资源结构的第四层,他面对更宽广的塔基,他有责任去打造基层团队,形成生产合力,他必须具有团结协作良好能力;又因为“班组长”这一层次处在管理和生产之间,上通下达,善于沟通,也是必须具有的能力;再者“班组长”是落实生产的关键,他“兵头将尾”的角色,将成为企业建设发展的倚重,企业非常需要这一类岗位的稳固性,爱岗敬业的责任心,勤奋踏实,往往是选择这一岗位人才的重要依据。第三是开拓创新的能力要求。现代企业的精神要求是在竞争中发展自己,开拓创新必然化为企业的整体行动。身处“班组长”位置,必须担当革新生产的大任。“创新在基层”,对企业而言,“班组长”的角色也正应是创新的主角。
现代企业对高职生的三大素质要求是清楚而明确的。由于长三角地区正处在承接世界制造业向这里转移的快速发展期,以投资拉动为特征的经济发展趋势,在客观上更造成企业第四层人才的紧张缺乏。以企业投资15万元人民币需增加人力资源1人,平均每10人中安排“班组长”一名,按江阴2003年新增投资180亿元计,新需人力资源将达18万人,需要“班组长”约18000名,这一需求量足以让现代企业对高职院校“刮目相视”。就现有的高职毕业生,江阴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的毕业生尚不足千人,缺口之大,可想而知。另一方面,按企业对高职生“班组长”的素质要求,我们目前培养出来的高职生,充其量只有三分之一的毕业生能达到要求,更多的高职生不能不因为自身素质的差距而落入企业人力资源的第五层,从而更增加了现代企业对具有合格素质高职毕业生的渴望。
第三,高职院校怎样培养符合现代企业要求的高职生素质,换句话说,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应怎样设计,怎样抓。在组织形式上,我们觉得有必要成立素质教育办公室(也可落实于学生处),其任务主要是进行素质教育的总体设计,制订总的措施。在设计上,既要有面上的设计,也要有点的设计。面上设计如前面分析,通过各种类型的主题班会活动,通过学校组织的艺术节、体育运动会及各种论坛活动等,来转变学生因高考落差而造成的失落感,以切实的大学教育氛围冲淡高职生的高考悲哀。在组织这样些活动中,一定要让学生参与其中,因为这些高职生素质差不多处在相同的平台上,他们的亲身体验会给他们带来成功的喜悦,逐步回归年青人应有的自信。在解决高职生入门时技术观念淡薄的问题上,高职生的入门教育应包含专业技术介绍,要请经验丰富的教学者为学生描绘出专业发展的诱人前景,让学生宏观地知道自己将要干什么;要组织学生到企业,下车间亲身感受职业技术的内涵,激发学生掌握技能的兴趣。在个体设计上,要通过设计问卷,近距离观察分析,把握个体学生素质差距所在,归类帮教,制定个体发展计划,教师重在指导、督促、检查。有条件的院校,在素质教育个体设计的层面上,要建立“导师制”,贴近诱导,持之以恒,必有收获。
在教学中,素质教育也存在落实于实践的问题。在“必需够用”、重在动手的前提下,教者要善于知识的组织教学,应宏观设计知识教学系统。在广的层面上,就易不难,重在了解专业知识发展轨迹,基本上能保证学生平衡发展;在实的层面上,精而不奢,学了能用,奠定学生继续发展的路基。在具体施教过程中,要面向未来,着眼“用”字,方法手段可以多样化,重要的是授之于“渔”,教会学生怎样学,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在技术能力的形成性训练上,从感性到理性,到形成动手习惯,应分段实施,穿插于理论教学中间。德国高职教育实施的“八星期”轮换制度是有道理的。经过一段时间的书本知识感性学习后,进入企业通过一定程度的实训实习锻炼,可以获得理性的升华。动手习惯的养成,必须有一定的时间长度,“操千曲而后知声”,各种职业的操作技能的训练长度会不一致,个体训练效果也有差异,实际设计时总则之下,可有变化。
针对现代企业对高职生的非专业素质要求,高职生人品道德决定着他在企业立足的根基。俗话说,识人大于识器,道德是人身之本。“本”之不存,“技”将焉附。因此,在高职教育“手脑并用、德技双修”中,德先技后。在高职素质教育中,修“德”难度甚于练“技”,加上市场经济观念对现代学生的冲击,高职生思想观念上的复杂程度远超我们想象,养德之难,可以想见。何以养德:一俭;二勤;三诚实。古人云:俭以养德,勤能补拙,诚信立世。成由勤俭败由奢。现在的高职生多是独生子女,除少数人出身于相当的贫困户外,大多为家长们捧在手里,含在嘴里,不知节俭为何事。高职素质教育可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吃、穿、用等小事方面对学生有基本规定,适度约束学生消费行为,引导养成节俭之习惯。能俭而后生利人之心、利他之心、为公之心,再发达的现代企业总有对员工“俭”的要求。在“勤”字上,高职素质教育可倡导检查三个词:勤学、勤思、勤动手。知识广博来自于勤学,素质教育可通过各层各类的读书知识竞赛,为学生勤学导航,“学而不思则殆”,深思而后熟虑,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各层各类的专题辩论赛会产生很好的收获,思而能辩,应该鼓励善辩。结合勤动手,鼓励学生的小制作、小创造、小发明也能激发学生的勤思、深思。动手是形成高职生技术能力的关键,高职院校既要创造机会,更要逼迫学生动手锻炼。“三勤”之下,可补高职生入门时先天不足,也可养成学生刻苦敬业精神。人言可畏,无“信”不立,守信诚实既是现代企业对高职生的素质要求,更是高职生处世立身应有的人品。在学校的素质教育中应要求学生守纪,准时,重承诺,讲风格,认真处事,善待他人,团结同学,共同进取。诚信是团队协作的基础,坦诚相见才能泰然处之,作为一种养成教育,应对学生的行为作出量化记录,不断规范,逐步形成高职生良好的道德行为。
在企业需求高职生开拓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上,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更需花大的力气。在长期以来的考分指挥棒的教育中,我们各级各类学生大多成为“接受”的机器,习惯之下,很少具备创新意识。尤其是高职生,中学时中下游的位置,使他们更加疲于应付、更处于被“管制”的地位,再加上创新是对规律的把握,知识的综合,高职生先天不足的学习能力更使他们难以“妄想”创新。因此高职教育对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创新精神的培养就显得更加任重道远。从高职素质教育角度出发,高职教育应对学生开设创新原理的课程,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创新原理,从感性上觉得创新并非高不可攀。创新可体现在各个层面,无论大小,关键是勇于面对,善于钻研,自己去做。小的设计、小的尝试、小的制作,不要怕失败,实践出真知。素质教育可设计“金点子”竞赛,要求人人参与,层层选拔;也可安排学生的小设计、小制作展览,表扬先进,激励后进。这样的活动要坚持常搞,焕发大家的创新热情。创新意味着要不断地学习,高职素质教育要重视对学生获“渔”而非“鱼”的教育,养成学习习惯,能根据变化了的情况进行新的学习,以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变化。如果说创新主要指技术层面,开拓则更多的在社会管理层面。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班组长”,应该具有一定的开拓精神、开拓能力。高职素质教育对开拓能力的培养,首先要让学生敢于表现自己,要给学生创造机会。把自己推出去是要勇气的,在大家面前勇于表现自己,这是自信心建立的基础,畏首畏尾,连展现自己都困难的人,很难期望他成为开拓型人才。高职生尚处在可塑性阶段,素质教育者可设计多种开拓性培养计划,如学生干部的轮换、轮岗,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研活动,规定学生必须参与社会打工,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团活动等,能够接受各种锻炼,才能奠定开拓基础。
高职素质教育是个新课题,大课题,更是个实践的课题。我们的研究,弄清了什么是素质,什么是素质教育,高职素质教育应该是什么。在怎样做的问题上,既要切合高职生实际,更要针对现代企业对高职生素质的具体要求,有的放矢,坚持不懈。素质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高职生素质结构入门时已显先天不平衡状态,要培养高职生成为现代企业合格的“班组长”,高职素质教育责无旁贷。我们的研究给出了方向,在高职素质教育的具体操作层面上,还应该因地制宜,因校因人而宜,各展所长,作出自己的探索。我们相信,培养企业欢迎的高职生是大家共同的目标,在高职素质教育问题上达成共识,形成合力,高职素质教育的未来就大有希望。
[参 考 文 献]
[1]佟庆伟. 素质与素质教育的结构观. 江苏高教,2004,(2).

作者简介:蒋国良(1955— ),男,江苏江阴人,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江苏省高职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