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职研究 > 研究成果 > 正文
学 校 道 德 教 育 浅 论(陈小龙)
2013-05-21 13:52:05
[摘要]文章对学校道德教育的概念作了简要的阐述,然后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工作和方法做了进一步阐述。
[关键词]学校;道德教育;工作;方法
一、学校道德教育的概念
人一出生就处在各种社会关系之中,所以,人的社会性也就是人的自然天性。传统观念认为人的自然天性是与生俱来的,而社会性是教育所给予的。因此,过去常常把教育的目的定为把一个自然人变成一个社会的人。日常生活中的相互交换以及交换中的彼此交往,需要一种相互承诺,进而就要求守信和遵守规则,从中就演绎出一系列的风俗习惯,形成一定的社会舆论,之后,舆论又演变为更大范围内的社会意识形态,这就是道德的社会性。但是,道德最终应当是变成个人的,如果道德不是个人能够遵守的,那道德就会成为外部的强制,因而也就不能够变成个人真正的德行和内在的习惯,这就是道德的个体性。道德本质上要求的是在各种关系中的个人的自觉行动。既然人必须过社会集群性生活,那么社会生活就必然存在着一种规约,人的行为也必定受到道德的约束。
我们不妨把道德教育定义为“德性培养教育”,以区别于人们在现实学校教育中对道德教育所做的笼统理解。当我们在开展道德教育的时候首先反躬自省:我们这样做的目的为了什么?道德教育“德性培养”的本质随着道德教育实践的不断展开被我们认识得越来越清楚。一旦我们从理论上恢复了道德教育的本来面目,我们可以大声疾呼: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现代学校教育立足于人的完整生命的塑造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而道德教育就构成了主宰、凝聚和支撑整个生命成长进而获得幸福人生的决定性因素。这在实际的学校教育中表现为德育工作与学科教学活动在时空设置上的冲突。因此,真正的道德教育更多地只能借助于各种复杂的交互方式来完成,而由此产生的影响最终也就变成人的内在稳定的心性品质。
那么,学校道德教育作用何在?众所周知,家庭教育是人发展的第一个摇篮,而学校作为公共教育机构则超越了家庭教育中所包含的血缘关系,为人的成长拓展出公共生活领域。因此,学校教育旨在为现代文明社会培养公民,它要求一个人会过民主和法制的生活,会在民主和法制的社会条件下过尊重法律、尊重道德和尊重他人的生活,而这种公民的基本素质是需要在学校生活中逐步养成的。其次,与家庭教育不同的是,学校教育有明确的价值导向。学校教育不光要考虑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而教,还要考虑离开学校后去过何种有意义的生活,所以学校教育和价值、追求生活的意义相关联。所以说,只有经过完善的学校教育的人才能够适应未来社会。道德教育是发展性的事业,道德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整体发展。学校道德教育应以人为本,通过创造出一个合乎人性的、宽松、健康、向善的环境而发展人。学校道德教育不应该成为对青少年的一种外部强加,它既然以人的发展为本,那么它也应当成为青少年儿童主动理解规约、选择价值和体验人生的过程,这在客观上构成了他们重要的学习经历。
二、学校道德教育的工作与方法
现行的学校道德教育,事实上存在着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为什么我们的人才水平总是不高,创造能力总是不强。如果认为原因是我们培养的人才专业基础知识不合理,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不强,那就错了,因为我们培养的人才,在近些年世界奥林匹克学科竞赛这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比赛中,不是获得了大多数奖牌吗?在我国输往国外的留学生中,与外国学生相比,也公认在基础知识上是一流的。如果认为原因是思想道德素质不强,那也不对,在我国的教育中,从小就很注意思想道德教育,在这方面我们似乎比西方强调得更多。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思想政治课大多是流于形式,起码从小学到中学学生所受到的全部教育就是考大学。而对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教育,社会没有要求,学校和家长也没有要求。我们要使培养的人才在世界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除了加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素质的培养外,更要加强人品开拓技能素质的培养,这也正是大学教育所要重视的。我们培养的人才从整体上讲缺乏广泛的文化背景和科学气质,缺少远大的抱负和追求理想境界的意志品质,缺少对社会的感悟力以及对整个人类前途和命运的关心和把握,这是我们人才培养处于劣势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所要培养的人才,不仅是科学意义的创造者,也应该是人生意义的缔造者,只有对人类和社会的命运有深切的把握和关心,才能对人类的科学问题保持高度的敏感和清醒的认识,才能赋予那些科学公式以活生生的生命。所以,学校道德教育的责任是:既要加强知识和技能素质的培养,更要相应地加强科学精神的培养,即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建全的人格和科学思维的能力等等。后者显然不是单纯地加强知识结构的完善的技能素质教育就能得到的。因此,学校道德教育应当传递正向价值,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态度。
所以,当前学校道德教育应当着重于三方面工作。
第一,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设计和推行校本德育教育相关课程体系。
在国家德育大纲的基本框架内,学校道德教育必须借助于具体的课程载体和活动载体才可能实现各种正向价值的传递,当前的学校道德教育应当首先着力于订立校本德育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和推行本校特点德育课程,从而形成一定的办学特色和风格。真正的道德教育塑造的其实就是一种风格和特色,而且只有依赖于经过历史积淀形成的不同的校园文化风格,通过一个又一个活生生的事例,道德教育才可能真正得以实现。并且通过课程的方式,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校园文化。学生置身其中,所获得的是一种表现其真实人性的独特方式(包括语言、情感和行为),是一种不竭的生命滋养,它最终将融入个体的血脉和精神,内化为人的心性品质,从而形成独立的道德个性。可以说,没有校园文化支撑的学校道德教育就不可能真正实现道德教育的目的。江阴职业技术学院近几年就通过“红五月、校企文化艺术节、科技文化节”等一系列的活动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加强对学生“职业知识技能、人品开拓技能”的培养。
第二, 采用灵活教学方式,配合德育课程的教学。
这一点是由道德教育所固有的渗透性和全时空性的特点决定的。道德产生于交往,倘若一个学生没有时间去和多彩的历史文化交往,没有时间去和身边的同学、朋友交往,那么他就不可能获得由这种交往所产生的心灵体验。没有交往,没有体验,一个人就不可能真正懂得尊重他人和尊重自己,同样也就不可能懂得体面生活的真义。因此,当人与人生动的社会关系被枯燥的人与课本、课桌之间的认知关系所取代,属于生命的真正意义上的道德也就不复存在了。由此可见,灵活的教学方式直接关系到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的“两课”改革就是一个成功范例。
第三、营造有利于学生的道德环境,并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体验这些道德的价值与态度。
营造一个合理、向善和健康的道德文化环境对于道德的成长至关重要。虽然今天的社会环境十分复杂,但是请相信学校作为社会发展的摇篮,是可以通过我们教师的精雕细刻和符合道德成长规律的日常教育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相对稳定的的道德文化氛围的。相信通过我们努力而营造的这种校园文化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刺激起学生的合理动机,可以激活作为动机核心的心理需要。既然学校教育注重的是人的均衡发展,而人的发展性向和潜能又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人、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处于不同境遇中的人会产生不同的价值需求和道德认识,所以,学校道德教育就要求形成刺激多种动机、满足多种需要的多层次的文化环境。
因此,学校道德教育应当在方法上做以下基本调整。
第一、 把“礼仪、礼节、礼貌”的“三礼”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突破口。
之所以这样做:一是针对性。针对形势新要求和学生新变化,贴近学生的生活。道德教育不是单纯地从理论的要领和知识的体系出发,而是以学会做人为出发点,把养成习惯作为重点。而“三礼”教育的内容是学生身边的事,是学生要面对的生活。“静悄悄别打扰”、“餐桌上讲礼貌”、“文明上厕所”、“做好邻居”、“文明问路”等等。在正确的言谈举止的教育中,培养良好的文明习惯,从处理身边日常小事中,悟出如何与人交往、合作和交流,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二是继承性。传承中华美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三礼”教育,在选取德育目标上,把中华传统美德与现代社会要求相结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在确定教育内容上,安排传统美德故事。如“曾参教子”、“晏子自幼诚实”等,结合现代社会的要求开展教育活动。三是示范性。学校示范和家庭示范,师生、家长一起做。在校内,要把“三礼”教育纳入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明确要求教师首先要讲“三礼”,要为学生做出榜样。通过家校互动、学校与社区互动的方式,要求家长在行为上,也要为孩子做出表率。四是实践性。参与、训练、体验。参与中体验,训练中养成。活动是“三礼”教育的基本形式,“践行”是“三礼”教育的最终目的。“三礼”教育没有太多的说教,教育主要在活动中进行,学生是活动主体。在学校可以利用班会,说一说、做一做、演一演、评一评、练一练。要求学生在生活中自觉实践,家庭和社区也要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指导和监督。必须重视学生的体验,努力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感受。由于学校、家庭、社区的配合,学生在校内活动和社会活动中,能够得到积极反馈,这种体验又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习惯。五是整体性。“三礼”教育与其他教育整合,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把“三礼”教育纳入德育整体工作范畴,在教育内容上考虑学生特点,整体设计,分层实施。在高等学校教育过程中,尤为重要的是学校、教师、学生互动,落实到学生行为规范上,共同营造“三礼”教育的良好氛围。
第二、 重视情感体验及情感发展。
重视认知发展的道德教育模式和传统道德教育模式相比具有相当的历史合理性,但对于发展人的道德教育而言它还不够完整,因而就需要扩展到重视人的情感和态度。人们在实践中已经认识到体验学习和道德成长之间有着天然而内在的亲缘关系。道德是个人化的,道德的学习是个人在关系中的自我把握,所以真正的道德教育就一定包含着关系性、个体性、真实性和情境性等一些基本属性。与此相应,人的情感体验恰恰反映了人最真实的存在,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中的一种经历,如果没有这种属人的经历和由经历所构成的切身体验,那么个体就不可能对道德产生深刻的认同并进一步渗入人的内心。生命发展的不同阶段存在着不同类型的、和道德教育相关的情感体验。随着生命的逐步成熟,和道德有关的同情感、他在感、分享、友谊等情感体验也开始不断丰富。实际上,这些道德情感需要在一定的教育情境(自然情境、创设情境和生活真实的情境)中来培养,而其中最关键的是教师要善于灵活运用这三类情境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第三, 改变道德教育的方法,从教师单方面的说教到师生双向互动。
过去有一种观点认为,成人比孩子、老师比学生掌握更多的道德真理,因此道德教育只能是单方面的灌输,直到20世纪末随着各种新兴文化的兴起,这种看似天经地义的观念终于发生了动摇。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其实在各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中间都有一些较成人更为可贵的道德品质,于是就提出了一个崭新的道德教育理念:向孩子学习——两代人共同成长。所以,今天的道德教育是需要在代际交往和互动中进行的,是需要在对话和讨论中展开的。这要求我们首先承认现实的所谓“代沟”在消失;另一方面也要求我们在向学生传递正向价值的时候,应当同时承认他们有质疑这种教育的权利。只有这样,道德教育才可能真正成为精神生命的相互碰撞,才可能生发出更多鲜活的道德个性。
第四, 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事实上,道德原本就产生于现实的社会生活关系,离开了生活就不可能滋养德性。生活是酸甜苦辣都有,只有通过体验百味人生,人才能不断超越自身从而扩展和丰富个体的精神世界。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在学生中开设社会实践课程和开展各种社区活动,目的也就是为了让道德回归生活,让生活成为道德最重要的老师。
总之,实施道德教育是专业知识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教育的前提。只有注重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我们的学校才能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全面发展的人才,才能实施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育。要全面发展,要有创新能力,首先就要有创新精神,这一切都离不开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崇高的理想和对社会感悟力以及雄深浩博的科学气质和健全人格的导引,对此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简介: 陈小龙(1964- ),男,江苏江阴人,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副书记,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