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职研究 > 研究成果 > 正文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蒋国良)
2013-05-21 13:52:03
[摘  要] 文章针对我国目前实施的高职教育提出了“三元十三环”的概念。“三元”是指高职生三方面的来源,“十三环”则是文章认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框架的十三个方面的内容,包括体制、机制、供需、目标、资源、合作、课程、素质、实践、能力、师资、管理、质量等。部分或每一环节也可建立模式,但较为完善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将涉及“十三环”全部内容。
[关键词]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框架;三元十三环

    讨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我们首先必须认识我国目前实施的高职教育的基本框架。目前,我国高职院的学生基本上由三块组成,我们称其“三元结构”。一块是由应届普通高中通过高考而来。由于我国刚步入工业化时代,技术教育观念在国人头脑里还比较淡薄,很少有人愿意认识自己的孩子考上大学后还需要到生产一线工作,也不能很好认识世界制造业向我国集聚后带来很大的人才需求市场。因此,这部分考生入校既缺乏接受技术教育的准备,又因为高职录取是最后一批,相当多的学生是因为要上大学的“别无选择”而进来的。但这部分学生毕竟经过普通高中教学的严格训练,相比之下,知识基础还算扎实,知识接受能力也强些,在技术能力水平尚未成为一些高职院的重要质量标准前,学校普遍地喜欢多招这些学生,管理上也轻松一些。然而由于这些学生在校接受技术训练的时间过程较短,全面提高技术能力存在问题。高职教育另一块生源来自于对口单招。由于体制政策上的原因,这一块的量并不很大。这部分学生的特点是有相当的技能基础。因为经过选拔,知识基础也还可以,而且还具备一定的职业意识,照例说,这批人才是高职教育真正适合的对象,他们经过高职理论的系统教育,技术上可以更强,技术层次可以上台阶,可以培养出现代企业真正紧缺的技术骨干。但一方面由于现有高职院自身对实施技术教育的准备不足,技术上不能帮助学生获得更多,另一方面,进入高职的生源量太少,不足以引起高职院的重视,如何发展这一块,是今后高职教育要重视做的文章。高职教育的第三块生源是初中毕业后的五年制高职,这一块不应该是高职的发展方向。它的存在带来了高职管理中的困难,初中毕业生的择业意识尚很不清楚,定向五年对他们本人无益处,对高职管理层次也带来了诸多不便。应把这一块回归中职,扩大中职升学率,增加他们选择的机会,也给高职层次管理松绑。
    高职教育目前存在的“三元结构”,其人才培养模式也不能尽然相同。普高生需要增加技术训练机会;对口单招生在重视知识系统补充外,更可以着力在提高技术上做文章,打技术品牌;五年制高职则可考虑系统培养在可塑性上多下功夫。尽管有分块差别,但作为模式的基本框架,在诸多环节上还是相通相同的。在这认识基础上,经过研究,我们觉得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中,至少要涉及体制、机制、供需、目标、资源、合作、课程、素质、实践、能力、师资、管理、质量等13个方面的内容,只有当这里13个内容(我们称它为“13环”)大致都能得到落实,高职人才培养的模式才能定型。
    1、体制框架。现行的将高职教育定性为“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层次”的做法,模糊了“学术教育”与“技术教育”的界限,必然导致高职教育重“学术”轻“技术”的倾向,再加上高等教育体制中尚未制定“技术教育”的上升渠道,办学单位在现时大学“升级风”的影响下,中专升上了职院、职院当然还想升学院、升大学,“技术渠道”上升不通,必然考虑“学术渠道”,本科压缩、实践附加式的高职教育模式就难以转向了。作为一种“人”字形的高等教育体制,已经在客观上成了高职教育发展成长的障碍,也影响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建立。因此,我们觉得有必要建立高等教育新的体制框架,让“技术教育”与“学术教育”并驾齐驱,建立H型体制,同样有专科、本科、研究生层次,还可以尝试打通两条线之间关系。在世界制造业向我国集聚过程中,我们缺的是技术硕士、技术博士,现实生产力的需要,已出现了让高工去报考高级技师的现象。“技术教育”层次开通以后,考核高职教育成就的重点必然以“技术能力”的形成为核心,高职教育的模式也会真正转向,真正适合现代企业需求的高职人才才能有效地培养出来。
    2、机制框架。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中最贴近现实生产的教育,这决定了她必须适应现实生产力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赋予高职教育机制以更多的灵活性。比如,专业设置,应该允许高职校根据地方区域中企业群对专项技术的的需求来设置专业,而这个专业可能在现有专业目录里找不到。如教学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因为企业需求变化而作出大的调整,没有灵活,则可能造成培养和需要的脱节。再如投入机制,在目前政府投入尚不足的情况下,应允许高职校探索寻求社会多方投入合作的机制。诸如此类,机制在框架下的灵活性,对高职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3、供需框架。社会需求是高职教育存在发展的最充分理由,发达国家的熟练技术工人,一般都达到了40%以上,美国超过60%。而我国技术人才的储备量相当低,在经济发达的江阴市,高级技术工人统计数字在20万技术工人中所占比例不到5%。随着世界制造业向我国转移,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深入,高素质的技术人才需求缺口越来越大。安徽省、湖南省号称高级技工缺口都是一万人,上海有高级技工证书者仅0。38万人,缺口70%以上。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供应的矛盾即此可见一斑。江苏“四小龙”:江阴、常熟、昆山、张家港在2003年的工业投资都超100亿元,江阴达150亿元。按企业常规算法,每15万元需用一个技术工人,每10个技术工人中有一个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光江阴高职人才的缺口就要1万多人。只有当高职教育十分清楚高职人才需求量的前提下,供需框架才能有效建立。
    4、目标框架。这一点很重要。首先是目标定位,办成怎样的学校,培养怎样的人才,这是方向,方向乱了,阵脚也乱了。高职就是高职,至少在目前他只是高等教育专科层次的一个类型,其培养总目标是应用型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至于具体的高职院校,有的尚未十分清楚自己办学培养目标、追求“国际一流”、“未来工程师”,这是目标定位的混乱。有的高职院则脚踏实地,正在努力探索适合自身的目标框架。地处江苏昆山的硅湖职业技术学院正在建立培养“灰领”的目标框架,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则更鲜明形象地号称自己是“魂系江阴,根植企业”,为江阴的企业群培养具有合格“班组长”潜质的初、中级生产管理者,响亮地提出“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培养“班组长”大学,作为生产一线的领班,这里“班组长”首先应是动手能力很强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目标的鲜明化、具体化让需求此类人才的现代企业感受到亲近关系,得到了他们的欢迎。
    5、资源框架。目前在我国,高职教育资源相对贫乏,投入不足,同时,在现有企业运行机制下,把实践教学环节过多地依赖企业现场条件,缺乏广泛的现实性,期望企业无偿承担实训任务更是难以做到,如何构建资源共享框架就显得很有必要。邻近院校的图书、师资、实验、实习设施的相互开放、相互利用,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的相互交流,校企研发的相互渗透,企业先进设备与学校优秀毕业生的相互置换等,双赢之下,共享成果,来弥补自身资源的不足。如苏州新加坡工业园中的职业技术学院,在企业的先进设备与学校优秀毕业生的资源等量关系上,就做得很好,企业乐意把自己最先进的设备先投放到职院的实习车间,学会技术的学生也会优先进入企业,共享之下,缩小了企业技术进步与职业教育设备资源匮乏的剪刀差。
    6、合作框架。作为一种最贴近生产力发展的教育,高职教育很难远离现实而独立生存,她必须设法建立多种合作关系、构建合作框架。主要有三种:一是校企合作,争取社会支持解决实践环节和就业等问题;二是校际合作,与中等学校的合作,要解决生源问题,同普通高校的合作,要解决师资不足和水平的提高及科研开发的参与问题;三是国际合作,这是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培养国际性技术人才的需要,加强与国外高职校的合作,交流培养师资和学生,把学生送到国外实训,这是适应国内中外合资企业要求的良好途径。合作框架的建设成就可反映出高职院校生存竞争能力。
    7、课程框架。高职教育应着眼于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其课程体系必须考虑专业与职业针对性及适应性要求,同时兼顾灵活性。德国职业学院其课程设置分科学基础课程(占15%),专业基础课程(占35%),专业技术课程(占30%),设计性课程(占有10%),生产管理课程(占10%),为使学生就业多方向,他们在最后两学期往往开设大量选修课,使学习进一步选择专门化方向。在教学过程中,德国职业学院往往采用模块式课程内容结构,提高教学计划的灵活性和针对性。作为一种成功的高职教育模式,德国对课程体系结构的设计是值得借鉴的,我国高职教育中在课程结构框架的设计上尚未成规,课程建设是项大工程,各高职院所作努力都还只属于局部性探索,象江阴职院音视频专业的模块式组合教学,像南通职业大学的主辅双修,课程进行跨专业跨学科的组合教学都有成功之处,但就整个课程体系框架定格的科学依据尚有不足,仍须继续探讨。
    8、素质框架。面对未来的高职生应建立怎样的素质结构框架,这在国内的高职教育实践中认识明显不足,努力不够,素质结构的基本框架尚须有待建立。在传统观念和教育体制的影响下,高职生入学的素质与现代企业对这些人要求的素质明显存在差距,高职教育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适合企业要求的素质,就不能不是个很重要的问题了。蒋国良同志在《职业教育现代化与未来劳动者素质的提高》①一文中曾概括现代职业劳动者的最基本素质和社会主义人文素质,具体分解为(一)与人打交道的素质,要求具备良好的表达,理解能力和相应的文化教育基础;(二)良好的适应性及进一步接受教育和培训能力素质;(三)良好的理性思维分析判断能力及良好的经营管理能力、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的素质;(四)良好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的素质。除此以外就是适合职业岗位的过硬专业知识基础和技术素质。这些素质如何分解在教育与教学过程中逐步实施,又如何鉴定,是一项系统过程,需要加快探索。
    9、实践框架。实践框架的建立,关键是三条:一是观念,直接体现在教学计划中理论教学时间与实践时间的比例。重视实践观念的落实是渐进式的,比较重视的高职院已接近或达到1∶1这样一个较适合的比例。二是实践场所,这在我国目前投入不足的高职教育中,是个大问题,企业为学校学生实训的大门尚未打开。德国模式在中国还须等待时日。我们现在所做的,像江苏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就校取材,探索了课堂与实验室的结合、课堂与实习工场的结合、实验演练与实训锻炼相结合的路;苏州新区职业技术学院则把企业最先进的设备搬进了学校实习工场;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已经争取企业订单培养,2+1顶岗实践的模式,可能会更好地解决实践环节问题。总的看来,实践问题的解决可能还是要设定相应的政策,使企业愿意为学校实训打开方便之门,条件较好的高职院相对集中的城市,像香港那样,可建立大型实训中心,分批安排各校高职生集中实。三是实训技术的指导,一方面高职院必须不断培养自己的双师队伍,另一方面要通过政策调节,可以让企业的技术专家进入课堂,做到以上三条,才能确保高职教育的实践框架有效建立。
    10、能力框架。我们认为高职教育必须重视高职生三种能力的培养。首先是适合职业需求的技术能力。这一能力建立的时候,同时要考虑到现代社会职业岗位变化加快的因素。注重一般职业技术能力基础上的适合未来社会岗位、跨职业的能力培养,它构成未来劳动者必须具备的关键能力;第二是形成方法性能力,它包括继续学习、不断获得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和设计能力,也就是系统运用知识有所创新的能力;第三是社会能力,随着社会的开放度越来越高,职业的社会化程度也不断增强,要求我们的高职教育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形成与他人协作的团队精神,树立牢固的质量意识和控制质量的能力以及追求效益的自觉性和提高效益的能力。这三种能力构成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基本能力框架。
    11、师资框架。目前的高职教师队伍,说实话,与高职教育要求有相当差距。一是来源不理想,一部分来自普教,一部分来自转制学校,不是对职业教学了解少,就是层次偏低,内涵不足,也有一部分直接毕业于职业师资学院,但他们大多年轻,还不成熟。因此,对高职教育而言,师资队伍的现代化、职业化培养是很急很重的任务。高职院必须舍得花力气,花本钱,加快“双师”建设的目标是要造就高职教师一肩二任,站到讲台上能当讲师,下到车间能当技师、工程师,这样的教师,能打通理论联系实际通道,保证理论知识“必需够用”原则的贯彻落实,也可以确保学生始终能在技术需求的层面上来接受知识。“双师”建设的过程,为今之计,一是提高进入高职师资队伍的门槛,要求带知识带技术进来;二是硬性规定教师到社会到企业锻炼,逼他们拿技术证书;三是拓宽渠道,让企业技术专家走进学校,走上讲台。只有当我们的高职教育者既了解社会和企业,也具备技术之长,高职教学才能贴近实际,高职人才培养才能落到实处。
    12、管理框架。管理是各类学校都必然碰到的问题,但高职教育应有自己的特殊性。一是教育教学计划的管理。高职专业贴近生产现实的客观性,使高职教育教学计划不能普遍通用,尤其是专业教学计划,必须强调针对性。这就要求制订教学计划时,应该邀请行业企业群的专家、专业领域专家和学校的专业人士一起商量,共同谋划,以此保证专业教学计划符合培养实际。二是理论联系实际、校企结合、产教结合的管理。高职教育必须建立自己的实践基地,在学生实践过程中,高职院校应该配合实践基地加强对实践学生的管理,那种放学生出去实践就等于放弃学校管理的做法很要不得。建立一块基地不容易,但往往会因为学生在实习中不得要领,不能遵守基地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而影响企业生产,造成企业反感而不愿接纳学生,在这个意义上,学校与企业不断沟通,时时抓紧对实习中学生的管理就显得势所必然。三是能力培养的管理。普通学校关注的是学习能力,高职教育应该更关注技术能力、方法性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而这些能力不全是课堂上培养出来的,它贯穿于高职教育的全过程,它往往要创造多种机会的管理来让学生获得锻炼,在这一类管理中,合理设计,精心编织很重要,也很能反映管理水平。
    13、质量框架。高职教育的质量怎样衡量,似乎尚无标准。有些部门及一些高职院把就业率当作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在作统计,作广告宣传,似乎有理,却并不准确。教育的质量最后总是落在培养对象的身上。但高职教育本身具有地方区域性,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快,对高职人才需求量就大,高职生就业率就高。因此,我们必须建立真正的高职增长率质量框架。既然高职教育是以技术能力为核心的教育,其质量标准也应定在培养对象掌握的技术水平和各种能力上。在高职教育中知识体系是为培养技术和能力提供支撑的,把过程当作标准是我们眼下高职院评定的优秀生不能真“优”的重要原因,因为学习知识的能力对高职生而言只是他的一部分。如果我们把优秀的标准定在技术能力、方法性能力、学习能力和其它社会能力的综合上,可能会有助于我们培养出真正的优秀高职生。当然,这里边是很复杂的,还必须有针对性地设计质量标准。目前高职教育的三元结构中,普高进来的高职生,其学习能力肯定强一些,其它能力的形成也可能快一些。对口高考进来的学生有三年中职基础,已有良好的职业意识和相当“技术”基础,更适合培养技术能力。五年制高职生可塑性大,但由于入门时综合素质不高,还是应以培养技术能力为主。不同的对象还必须设计不同的质量标准,前者更适合培养“班组长”,须多一点管理能力,后两者则比较适合在技术上发展,其重点在技术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上。
    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中,我们构勒出“三元十三环”,但也不能说已作出全部概括。比如高职教材,它应有自身的体系框架,但教材毕竟只是课程的选择,设立了课程框架,教材的选择可以包含其中。再如教学方法,似乎可建立体系框架,但这确实很难,我们一向讲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而且光是教学的方法,高职教育中除了多一点现场教学、直观教学外,自己很具特征的东西也不多,这也成了我们不给它建立体系框架的理由。
    在我们的“三元十三环”中,人才培养模式 很难全部囊括,突出解决其中某些关键环节,也可能定型为一种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它的突出点在于解决了教学与实践的矛盾,扎实地培养和造就了德国的技术水平而闻名全世界。像江阴职工大学的“四双制”教学模式,它侧重于教学过程环节中对实践的重视也得到社会的承认。部分环节成功的模式毕竟是有缺陷的,一个能实现高职人才培养总目标的模式,它应该具有包容性,可以适合我们的“三元十三环”全部。

[参考文献]
[1] 蒋国良.职业教育现代化与未来劳动者素质的提高[J].教育现代化,1999,(10):25-26.

【作者简介】
 蒋国良(1955— ),男,江苏江阴人,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江苏高职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