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职研究 > 研究成果 > 正文
校园文化中网络文化建设研究(周晓兵)
2013-05-21 13:52:07
[摘要]随着校园网络的日益普及,网络文化成了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文化是柄双刃剑,它对校园文化的冲击是巨大的。如何扬长避短,建设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繁荣校园文化,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文章从探讨校园网络文化的内涵入手,分析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如何把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的几个要点。
[关键词]校园网络文化;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就像电视、电话一样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部分学校都已建立了校园网络,承担起信息化教育的重任。据第1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05年6月30日止,我国上网计算机由1997年10月的29.9万台上升至4560万台,上网用户10300万人。其中18~24岁年龄段的用户数占总数37.7%,学生数占33.2%,在年龄段的用户数和学生数比例上都比前期调查增长了几个百分点。我们的校园已不是独立于社会之外的象牙塔式的校园,面临网络的冲击和影响,特别是网络上丰富多彩、超越现实的虚拟生活,使得我们的学生正日益成为受其影响最广最深最集中的群体。
当前,网络已经成为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它不仅能使学生更便捷地掌握科学技术,也可以成为加强对他们思想品德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手段。因此,找准两者的结合点,抓住网络给学校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探索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不仅能使常规工作得到补充、拓宽和延伸,而且对培养学生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校园网络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文化氛围中,师生依据学校的特殊条件,在从事课内外的各项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的规章制度、组织活动和意识形态。校园网络文化是校园文化向网络的延伸,是校园文化在网络社会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文化,它和传统的校园文化互相交错互相渗透并互为补充。它具有数字化、跨文化、开放式和互动式等特点。
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然而,开放的网络不但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随之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充实我们的知识,使我们成为网络时代的胜利者;网络同样也能让我们颓废、堕落,使我们成为网络时代的牺牲品。有的学生网络法律意识淡薄,简单地认为网络就是自由的代名词,在网络上随心所欲地大放厥词;有的学生沉湎于网络不能自拔,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秩序,从而导致学习成绩的大幅度滑坡。此外,因为网络的虚拟性和开放性,使得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就某些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由于学生正处于心理的成熟期,表达问题的方法往往会简单而直接,这样,就有可能出现学生利用网络对教师的教学和学校的管理工作提出一些片面的甚至偏激的意见,如果引导不当,将对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网络文化的内涵,帮助学生在张扬个性特长的网络环境下把握好分寸,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风尚,成了摆在我们教育者面前的一个关键课题。
网络文化是柄双刃剑,它的虚拟性既给人以创造,又产生虚假;其交互性既传播信息文明,又产生信息垃圾;其开放性既给你广阔自由,又带来失律失范。
面对机会与挑战并存的网络,面对网络文化大潮的冲击,是坚守传统的壁垒采取"堵"的办法拒绝网络文化以求所谓的稳妥可靠,还是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采用"导"的策略接纳网络文化在新的领域取得新的突破?我们认为,面对日新月异的网络时代,我们的教育者与其落在学生后面埋怨网络文化的负面,倒不如主动出击,走在学生的前面去充当网络文化的领航员。
三、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的几个要点
校园网络文化具有两面性。如何在实践中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使网络文化建设步入积极健康的轨道,是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面对的新课题,我们认为主要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 创造一个良好的上网环境
创造一个良好的上网环境包括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个方面的内容。校园网络硬件是建设校园网络文化的基础。必须强化硬件建设,通过优良的设施和服务把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主体”从校外拉回来。普遍而言,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校园网络建设滞后,不能满足学生上网的需要,许多学生还得到社会上的网吧去上网。网吧是个环境异常复杂的地方,在那里信息没有过滤,宣扬暴力的互动游戏随时向学生开放,网络文化的阴暗面无所顾忌地发挥着它罪恶的作用。其次,要加大力度开发一些集思想性、知识性、教育性、艺术性、娱乐性和易操作性于一体的教育软件,是占领网络文化前沿阵地、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有力手段,把大学生从聊天、玩游戏中吸引过来,使网络真正成为学习的工具。因此,我们应抓住这一契机,积极开发文化教育方面的应用软件,使网络文化真正融入校园主流文化。
(二) 开展有意义的网络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信息交流活动,使其适应学生的思想特点。采取多种形式,适时组织学生进行信息交流活动,如“学生电脑网络大赛”,通过举办网络知识、网络创意、页面设计、个人网站及一些软件的设计等形式,来提高学生网络素质和网络技能。通过这些活动来加深学生对网络的了解,从而将网络与校园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引导聪明、勤奋的学生,真切地感受充满挑战与机遇的网络世界,体会数字时代带来的便捷,充分激发同学们的上进心和创造力,走积极健康的网络之路。发挥学校职能部门和学生社团的规范作用,在严格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学校应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通过建立网络协会等形式,引导学生开展网络自律活动。采用让同学们自己讨论的方式制定共同遵守的网络管理自律性公约,自觉抵制网上不良信息,充分体现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教育的职能。使网络真正成为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现代化教育平台。
(三)建立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网站
建立一系列的校园生活网站,这也是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关键。校园网站的建设应多渠道、多主体、多类型、多方位,要走近学生、关注学生,才能准确把握他们的需要,才具有吸引力。要涉及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专业学习、思想道德、意识形态、情感生活、心理咨询、文体竞赛等。可以主要设立:学校管理板块、学生自建板块、校园社团板块三大板块。1. 学校管理板块。可以设立许多栏目,如:信息发布、思想教育、新闻时事、院长信箱、在线讨论、就业指导、心理咨询、勤工俭学、学生之友、职工之家、热门话题、聊天室,让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平等地与教师广泛交流。一方面学校可利用网络收集学生对学校事务的建议及学生所关注的问题,努力做到“网上事情网下办”;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利用网络了解学校的形势、政策和所关心的问题,这样既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又能降低工作难度。其中,应特别注意发挥“聊天室”的作用,网络的自由性、交互性极大地改变以灌输为主的传统思想教育方法。可以设立一些各具特色的专题聊天室,邀请相关的专家学者,或者由学生自己做主持,共同来探讨大家感兴趣的问题,这样的交流方式比生硬的课堂教学更能为学生所接受。2. 学生自建板块。学生自建板块相当于个人网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广泛开设各种栏目,与老师、同学交流和沟通。学校要有意识地举办一些活动,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3. 校园社团板块。大学生社团可以搬上网络,寻求新的发展途径。校园社团上网相当于民间组织网站,它为各种社团活动提供了新的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校园网,社团能够吸引更多的同学加入到自己的行列,同时也可以广泛获取多方面的信息,更有利于社团活动的开展。大学生社团文化本来就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健康有序发展,必然会起到促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作用。
(四) 加强对学生上网的引导和网络宣传教育
我们应该组织有关专家开设一些上网引导课程,让大学生懂得在互联网这个知识宝库中到底能做些什么,如何获取信息,如何与自己的专业相结合等问题;不能够只重视网络技术教育,还必须加强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网络观。要想网络文化健康地发展,就必须从网络文化的源头抓起。关于网络文化的宣传教育,是引导大学生健康上网的关键。应加强对网络文化的引导和监控,净化校园网络环境,特别是针对上网娱乐的学生要加强引导,防患于未然。第一,要求发布信息者及网络使用者自觉维护网络文化的健康性,杜绝虚假、色情、迷信、反动、暴力等信息的产生和传播。这需要网络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有很高的素质修养,有很强的自律性和高度的责任感,同时加大舆论监督力度,利用社会力量,评议网络文化不良信息;第二,思想政治工作者利用网站发布一些激励学生健康向上的信息,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强化个体在网络社会中的责任感;第三,对于一些不正确的思想动态不可盲目地、一味的封杀和批判,要进行客观准确地分析,开展网上讨论,正确疏导;第四,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教育学生正确利用网络学习,汲取知识营养,使网络工具为己用,而不是成为网络的俘虏,以此规范学生网上的言行举止。
(五) 加强对学生上网的心理疏导教育
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帮助学生抵制网络社会不良影响的有效途径。随着网络化程度的普及和提高,部分学生热衷于“身居斗室,神游天下”的网络生存方式,他们很少与社会(他人)联系,疏于处理人际关系,这易导致一定的心理障碍与人格畸变,因此,学校应重视对上网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改善,根据他们的心身特点,适当开设网络心理学常识、心理卫生保健常识及心理素质培养的综合课程或系列讲座,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工作从各种形式的团体心理训练活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已经证明,心理咨询对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动能力,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在思想和心理上的成熟、人格的健全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心理疏导,帮助学生认识网络传播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影响,帮助他们排除在虚拟社会中所形成的不良心理,缓解心理紧张和矛盾,恢复心理平衡,塑造其健康的内心世界。
(六) 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监控和管理
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不是一劳永逸的,它需要长期的、持续的投入。因此,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 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对网上信息的监控,及时删除不良信息,同时主动发布引导性信息,为学生保留一方净土。做好网上把关工作,要把那些会对学生思想产生消极影响的信息过滤、使其消灭在萌芽状态,引导学生客观、全面地了解信息,辩证分析,自主做出结论,而不是简单地告诉其结论:要广泛调动可供利用的各种有利信息应战消极信息,并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其熟悉网络(信息)的运行手段和规则。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教育学生开展网络自律活动。信息社会,信息来源广泛,自由度很大,堵是堵不住的,必须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七)建设一支强有力的网络文化工作队伍
为了提高校园网络文化的思想性、艺术性、积极性、教育性和指导性,就必须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网络文化工作队伍。这支队伍的构成应该是多层面的:既要有专家教授及时传播学科前沿信息,又要有院校领导实时进行正确舆论引导;既要有职能部门管理规章制度及政策的解释,又要有骨干教师的答疑解惑等等。在队伍建设中,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尤为重要。他们一方面,要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提高其理论水下和思想修养;另一方面,要在观念上、认识上和技术上全面介入e网时代,使自己成为一个既懂教育艺术又具有网络技术的现代德育工作者。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了解网上究竟有什么,了解活跃在网上的学生在看什么、做什么、想什么,从而深刻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网络文化使青年大学生的思维方式更加多元化、复杂化和个性化,如果没有一支懂网络技术的政工队伍以新观念、新技术迎接信息量庞大、内容虚拟、传播自由及时的网络文化,光靠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手段,思想政治这块阵地将很难守住。因此,加强对领导干部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网络技术培训,是校园网络文化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再有就是强烈的开拓创新精神,走出—个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努力在网络时代开创出一片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上的新天地。用“新、奇、生动”的教育网络平台吸引学生。
总之,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是一项庞杂的系统工程。在推进信息化校园建设的过程中,要不失时机地利用网络的虚拟性特征提供的超大文化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网络的交互性特点所具有的实时交互操作方式,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信息资源生产能力,以提高信息消费与生产的素质;利用网络的开放性特点,提高学生及时获取大量有效信息的能力;利用网络自由性特征带来的文化行为自由,培养学生的网上自律意识,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建设健康文明的校园网络文化。
 
[参 考 文 献]
[1] 周柏林.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初探. 株洲工学院学报, 2003,(1).
[2] 衡均. 关于大学校园网络文化的定位与发展. 电化教育研究, 2001,(7).
[3] 徐秀玲. 关于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几个问题, 兰州学刊, 2004,(5).

作者简介:周晓兵(1973- ),男,江苏江阴人,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网络中心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