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职研究 > 高教理论 > 正文
警惕,高职教育的庸俗实用主义倾向
2013-05-21 13:54:39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邱立中)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中目前在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正日益出现庸俗实用主义和过度功利化的倾向,这一倾向值得人们警惕。毕竟教育不等于培训,职业教育不能脱离科学的轨道,必须注重人的相对全面地发展,培养学习者的创造性思维;专业知识的相对系统和完整性仍然是必要的。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庸俗实用主义;科学性;课程设置;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05)33-032-03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势头迅猛发展,伴随着这一发展的是人们对职业教育如何发展这一问题的思考与探索,试图为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例如由实践中的把高等职业教育片面理解为本科教育的压缩,到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应为职业做技能准备的转变过程。高等职业教育理念发生了深刻变化,教育和职业的联系更加紧密。然而,不可否认,这种变化在全国的进展呈现出很大的不平衡性,沿海和内地,经济发达地区与相对落后地区对职业教育的认知显示出巨大的差异。—方面,就职业教育总体来说,职业教育脱离生产一线的需求这一现象还很严重;另一方面,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已显示出功利化倾向:教育以过度实用主义为指针,使高等职业教育滑入岗前培训的庸俗化轨道。这种苗头必须引起制定教育政策的有关行政部门和各高等职业学校领导者的注意。
  本文拟就在东南沿海等地出现的这种现象进行剖析批判,试图使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始终行进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
 
    一、思想认识中的谬误:过分强调职业性,放弃科学性和教育性
    目前在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出现的职业性和技能性至上的思潮或者策略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走得过头,则有矫枉过正的意味,有违教育的宗旨。其主要表现有:在强调所谓职业性的方面,以某一种职业能力的培养为学校教育的全部内容,以简单化的职业岗位需求为目标定位高等职业教育;在强调技能性方面,过分强调职业技术培训,严重忽视理论知识和基础教育。它以应用为目的、以技能实践教学为手段,将教室变为车间,将教师变为师傅,将学校变为工厂,将学生变为学徒。课程不再有标准,教科书的作用被贬低,理论教学、基础研究被淡化甚至取消。这种片面强调职业性和技能性的教育虽然纠正了以知识学习为核心的传统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但是却在高等职业教育中降低了要求,丧失了高等教育应有的功能,迷失了自我,失去了科学性。值得警惕的是,当我们大声疾呼地为高等职业教育应该转向为“职业”而教育的呐喊的时候,我们听到的似乎只有一个声音:职业化.职业化,再职业化。科学基础知识、人文素质的培养被贬低到令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出现了在理论上备受推崇的职业性至上的实用主义思潮。
    人们在给高等职业教育定位的同时却忘记了一个事实:高技术必须有相关知识的支撑,离开基础知识,技术将成为无源之水。高等职业教育也是高等教育,它必须遵循教育的规律,它必须传承人类文明的成果,揭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规律,遵循人的认知规律.它必须有一个和高等教育相当的科学的知识层面。它不是手工作坊的师傅培训,不是过去的技校教育,不是中等职业教育。同时,高等职业教育不仅是为某—个岗位服务,它同样承担着对人的素质培养、潜力的挖掘等任务。在一个知识在各领域融会贯通的年代,一个知识大爆炸的年代,一个知识经济的年代,我们的高等教育抛弃知识的传授,还能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科学性表现为知识的系统和逻辑性,培养的目标具有连续性、可发展性和前瞻性,强调符合知识系统和学习规律与认知科学。知识系统的关联和融合为学习者创造性的发展奠定基础。但是,高等职业教育中呈现的过度实用主义以及国家教育政策中推行的两年制改革也给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造成了一些困难,人们试图在这样短的时间内教给学生紧迫的职业技能,科学性被无可奈何地抛弃了。同时,课程内容及目的单一地指向某专业、某工种应该达到的职业要求,以便于教师在教学中执行,忽略了人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忽略了如何把课程作为一个信息载体,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如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生动活泼地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中科学性的缺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失去科学性的教育只能培养没有创造性没有发展空间的只会机械劳动的工作者。而这样机械的劳动能力在生产力日益发展或者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又能坚持多久?
 
    二、课程设置狭隘化、教学内容肤浅化、基础教育空洞化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学制由三年缩短为两年,高等职业教育中强调职业性与技术性主导的意识更加增强,一些学者开始在课程设置中强调“够用”为度。但是“够用”是个非常抽象化的概念。起初,我们考察工厂企业,观察流水线上的工人需要什么技能,然而当我们突然发现在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数以千万计的在流水线上作业的工人许多竟然是前来打工的农民的时候,这种“够用”的度已经无从谈起了!所以在一片“够用”、“实用”、“技能化”的叫喊声中,课程设置开始简单化,或者以某一个被细化了的岗位技术作为教育的内容,抛开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高等职业教育被实用主义和急功近利所左右,课程设置被大幅度转向“实际操作”,理论课被压缩甚至取消。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都被严重挤占。走进沿海一带的高职院校,我们更多的看到一些传统的基础课如大学英语、大学语文、高等数学、体育甚至一些养成课程被压缩到无法实施的程度。素质教育被取消了。一些专业基础课也减了再减:学生只懂得简单的操作,不知道原理,;只会使用,不会维修;只会口语,不会写作;课程设置越来越肤浅,越来越实用,我们看到会计专业的学生每人拿一个账本和一些供手工点的仿钞,全然不顾电子比早已普及到现代企业的财务中了。学生在看着别人怎么点钞票、开机床、拆装电视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学生似乎被终身固定在某一个不需要多少知识、操作极其简单的岗位上。有的学校为了显示技能教学,从私人作坊买来——些早已淘汰的手工机床为教学使用,看起来红红火火,实际上百无一用。在这种模式下培养起来的会一点简单操作的“技术工人”既不能胜任高技术、快发展、数字化的现代工业,又无法完成上岗后的进一步学习提高,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这些理论基础的支撑!
    让我们走出校门来看看生产力发展到今天,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
    现代科技的发展,呈明显的综合性、整体化趋势,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愈来愈相互渗透和结合,涌现出大量新兴的交叉和边缘学科,了作的本质和产业结构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分工的专业化与专业的交叉综合并存,职业技术单一的毕业生将很难满足市场的需求。
    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浪潮,给全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技术升级带来了革命性的冲击。一方面,传统产业与数字化相结合,出现了一些知识含量、技术含量较高的新职业,如与“核心制造业”相关的数字化设计人员、数控机床操作人员等;另一方面,知识经济催生了以“高新技术”和“文化内涵”为特征的新兴产业,如室内装饰设计、广告设计等。新的职业岗位层出不穷,劳动性质和职业内涵发生了转变,技术含量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工作技术不断更新,生产劳动增加了创造性成分.逐步变成了科学性劳动;劳动力出现了跨行业、跨区域甚至跨国界的自由流动;传统的守业观、终身职业观向终身就业机会观和创业观转变.全职和终生雇用的传统工作形态将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弹性工时和扁平式组织等等。在这种情况下.狭窄的专业技能教育,显然是培养不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层次实用技术人才的。
    这些新职业、新产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不是传统意义上简单的“蓝领”的概念,而是既要能动脑、又要能动手的新型技能型人才。单纯技能操作型人员、单丁种技术人员将面临适应岗位需要的竞争压力,复合型技能人才越来越受到企业和用人单位的欢迎与认可。因此从狭窄的职业技能教育向综合素质转变是高职教育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的必然选择。
    我们知道,高等职业院校的招生是属于第五批次,也就是最后一批录取的大学生,为了达到招生人数,有的学院把录取分数降得很低,这些学生在高中阶段基础知识就有缺陷,大学教育应该给他们补救的机会,使他们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有前进的后劲和动力。由于理论水平、知识经验的限制,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有限.特别容易把错误消极的东西接受下来。这就要求我们的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有相应的道德文化方面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从事相关职业的能力。而且这种相关职业必须有一个对岗位比较宽的可选择性、可塑造性、可发展性,并且有接受继续教育的知识与技能。
  因此,人为降低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不仅对目前的就业有害,对现代企业的生产力水平有害,而且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更有害。高等教育必须具有高起点、领先性和超前性。我们的教育内容必须充分反映当前社会、企业生产实际中采用的最新技术、丁艺、设备和材料,当前所学要与将来所用保持合拍。对于陈旧、过时的知识和技术要坚决地摒弃。教学计划既要突出功能性和多元化,又要考虑知识性与素质化。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就业能力、工作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和未来发展需求为目标。从低层次培训为重点转向中高层次职业教育为重点,从单一劳动技能延伸到综合技能素质的培养,使高等职业教育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三、随意设置专业致使教学目标模糊、设备和师资问题突出
    普通高校的专业设置是以国家颁布的“专业目录”为依据。“目录”上有的专业就可以办,“目录”上没有的专业就不可以办。而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以市场变化、市场需求为主要依据。同时,由于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进一步拉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开设专业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职院校大力提倡的办学指导思想。于是,各校的专业上马与下马显示出快捷、随意、纷繁、细化等特色。有的院校对毕业生就业的情况没有做出客观的科学的分析,而是对学生的就业率进行简单的统计,然后对这一专业的生存做出武断。而实际上对各专业的需求在各地区显示出极大的不平衡性,也许毕业生在某地是过剩的,而在另一地是抢手的,有的专业学生在今年是过剩的,而市场潜力是巨大的,某些专业甚至具有前瞻性。对学生的就业状况与专业的需求要做出较为长期、面积较为广阔的调查研究才能得出合乎实际的分析。而一些院校不愿意对此进行科学调研,做出的决定明显带有地域性和时间上的错觉。一个新的专业在一夜间商量定局,仓促上马,旧专业被迅速撤销。但是,各学校并没有对新专业的设置所必需的条件进行有效的准备。于是引发以下的种种现象:
    1.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无序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制定专业教育大纲和课程标准必须经过科学论证,要有一定的时间。可是,由于没有做好专业设置的准备,新建立的专业不可能有时间去做调研,也没有师资开展专项研究,它不可能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做出明确的规定,更不可能具体规定日常教学中可能涉及到的所有知识点的要求,也无法对具体的教学顺序及各部分内容以及所占的课时数进行有意义的论证。因此,教师在学习和使用教学大纲时,往往带有极大的随意性,教学没有了目标,考核没有了标准,其结果就是降低了人才培养的档次。
    2.教学目标的模糊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师对学生达到最终成果和最终行为的明确阐述。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教学目标来展开的,教学目标具有对教学活动的内在规定性,它支配和控制着教学的全部过程,它为教师制定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检查教学效果提供了依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应该取决于合理的专业培养目标,而专业培养目标应该建立在科学的社会需求与专业资源分析的基础之上。然而许多高职学院对于新专业建设中的人员需求结构及能力需求结构缺乏充分认识,同时对该专业培养目标在职业发展方向上的新内容的体现缺乏充分论证,以致于在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时选择了不科学、不相适应的人员层次和知识能力结构。甚至有的学校并没有明确的课程教学目标,使课程目标随着选用教材的不同而不断被动地变化。
    3.教学设备被严重浪费的同时又严重短缺
    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特征也决定了实践环节在学校教育中具有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这些实践环节必须由该专业相应的教学设备来保障。因此,各高职院校在教学设备的购置上都花了重金,因为这是办好专业的前提。而专业的频繁更换使一些教学设备被闲置,占据了大量的空间,浪费了珍贵的教学资源。而新的专业又需要新的教学设备、实验基地,学校每年又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购置新的设备,造成进一步的资金压力。
    4.师资的富余与短缺的矛盾突出
    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特征决定了从事这一工作的教育一方面必须具备较为完善的知识系统,了解这一领域的生产力水平、机械化程度、发展的前沿状况、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还要成为这一方面的专家,即“双师型”人才。也就是既能以扎实的专业知识授课,解决职业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又能以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熟练的技术指导学生实际操作,既是教师又有某一专业技术职称。所以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培养是一个时间更长、成本更高的过程。可是,某些高等职业院校像走马灯一样频繁更换专业,使从事新专业的师资队伍始终奇缺,根本无法保证教学需求。同时,原来师资充裕的专业被盲目取消,使这一专业的教师闲置,造成教师队伍动荡。一方面,一些缺乏师资的专业,大量的专业课被取消,学生只有专业名称没有专业知识,更谈不上核心职业能力,教学质量严重下滑。另一方面.被停办的旧专业教师被拉上凑数,教非所长,身心俱惫。有的竟然成为多专业而无一精的教师。
    中国已经当之无愧地变成了世界的工厂,中国的日用品具有强大的竞争力,但是,工人的收入却在别的国家之下,其原因在于我们有足够的廉价的劳动力,千人的科技含量还很低。因此,我们在自豪的同时,也应该记住,我们的同胞在受到西方人甚至东方人的盘剥,我们在为世界做廉价的劳动!中国的教育要改变这—状态,这是我们的历史使命.高等职业教育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中国要做制造业大国,更要做制造业强国、富国,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历史的眼光、发展的眼光,以科学教育为基点来审视我们的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高素质、高技术的人才,除了要实施全面的职业教育外,在当前尤其强调把职业技能教育与加强基本理论教育和拓展学生知识面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专业基础知识、社会适应能力、职业活动能力和健全人格的人。有些高职院校从市场出发,采用“短、平、快”的方式培养社会急需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确实缓解了高职院校面临的困境。但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和历史使命决定了它不能急功近利,高等职业教育的水平必须保持在较高的层次,必须遵循科学的办学规律,继往开来,为国家的长期、高效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才。
    本文是浙江省2005年度教育规划科研课题《迎接新挑战——高职两年制战略整后外向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SC94)的一部分。本文作者为项目主持人。

《职教论坛》2005/11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