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职研究 > 高教理论 > 正文
我国高等职教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研究综述
2013-05-21 13:54:57

曾令奇  张希胜
 
    摘  要:在我国,关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还处于摸索、探究的阶段,对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外延和特点还尚未形成科学的定论。本文试图围绕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作一综述,并略作评说,以期推进高职理论界对该问题作更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外延;特点
    作者简介:曾令奇,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张希胜,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博士。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06)05-0026-04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既是高职教育的基本问题,也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关键问题。正因为如此,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成为近五年来的一个热门话题。但是,究竟什么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其构成要素是什么?它又有哪些特点?对这些问题,我们莫衷一是。如果这些问题不搞清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就很容易走人误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只有定位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类型上,才能有正确的逻辑起点。为此.本文拟在一般意义上的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对近年来关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作一综述,分析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探讨它的内涵、外延、构成要素及其特点,为逐步展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系统研究奠定逻辑基础。
    一、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概念与内涵的研究
    (一)一般意义上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探讨中,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解存在着差异,理解上的差异影响着模式的构建及其发展、延续与再生。为弥合理解上的差异,就必须先弄清楚什么是一般意义上的人才培养模式。
    1995年,原国家教委全面启动和实施了《高等教育面向 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首次明确提出了研究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改革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与人才培养模式的任务,因而带动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热潮,由此也使得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逐渐成为我国教育界所关注的焦点。
    究竟何为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于1998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的主文件《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这实质上是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方式三个方面来给“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定义。
    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关于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理解,见仁见智,众说纷纭。到目前为止,有关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研究颇具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有人认为:“培养模式是以某种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为依托建立起来的既简约又完整的范型,可供学校教育工作者在人才培养活动中据以进行有序的实际操作,能够实现培养目标。它集中体现了人才培养的目的性、计划实施性、过程控制性、质量保障性等一整套方法论体系;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得以发生联系和相互转化的桥梁与媒介。”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结为两大方面的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目标)和“怎么样培养人”(培养的方式方法),有人认为这两者的综合就是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它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和教育方法等构成要素。这种界定将人才培养模式仅限于教学模式这个范围内。有人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培养的过程的总和,它由培养目标、培养制度、培养过程、培养评价四个方面组成。还有人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指导下,以人才培养活动为本体.为实现培养目标所设计形成的整个培养过程,包括从规划设计、目标确定、实施计划以及过程管理的整个过程。在这两个界定中,人才培养模式涉及到了人才培养整个环节,函括了人才培养过程中各项环境、条件等因素,是对人才培养模式宏观上的把握。
    (二)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与内涵
    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近五年里.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研究一直是许多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重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既具有一般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又存在高职教育类型的个性。因此,关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主要是将一般意义上的人才培养模式导人高等职业教育范畴,来分析与界定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引申出系列观点。到目前为止,有关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与内涵研究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可归纳为如下三大类:
    一是狭义说,即教学活动范畴观。它基本等同于教学模式,是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狭义的、片面的理解。这种观点认为,模式是某种事物的结构或过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及这些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一种抽象、简约化的描述。就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属性而言,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而采取的人才培养活动的组织样式和运行方式。有人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式的总和。也就是说,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支配下,为实现人才发展预期目标而制定的可操作方式和手段,它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受教育者设计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一结构采取的培养方式。也有人认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为实现其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教育方法、师资队伍、培养途径与特色、实践教学等构成要素。这类研究者主要是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界定在教学活动的范畴内对其内涵进行诠释的,强调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来使用“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概念。事实上,“人才培养模式”是针对人才培养活动的整个过程而言的,“教学模式”等概念只是概括人才培养活动的某一方面。可以说,“人才培养模式”是对“教学模式”的拓展。
    二是广义说,即教学与管理活动范畴观。这种观点认为,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是对培养过程的设计和建构,也是对培养过程的管理。由于人才培养模式贯穿于高校的整个培养过程,它与专业培养计划、课程体系、评价体系等制度维度上的制约要素之间是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而非并列关系,因此这种观点属于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广义的、全面的理解。
    如有人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或教育观念指导下,对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培养过程、培养方法和途径、培养管理及培养条件和环境的系统组合。对高职教育而言,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是:(1)以培养工业工程生产第一线所需要的综合素质较高的工程技术应用性人才为办学宗旨;(2)形成以培养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3)形成学校与社会教学与生产相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4)具备一支教学水平较高并且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5)具有良好的工程实践教学条件和环境;(6)具有科学规范和现代化的教育管理制度。
    还有人认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职院校为实现其培养目标,在现代职教理论指导下形成的相对系统、稳定的人才培养方式,它主要包括市场调查与专业设置、职业分析与课程设计、教学软硬环境的开发与教材开发、教学实践与管理、教学评价与改进、人才培养特色与途径、师资结构与队伍建设等要素。
    三是泛化说,认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就是高职教育这一教育类型的教育模式,将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界定扩大至整个教育活动的范畴内进行考虑。这一观点在教育部新世纪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这一课题的研究者提出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三点两层式”的模式框架,该框架的主体由目标模式、发展模式、教学模式三部分构成,并且三者形成了模式的两个层面:即宏观层面的目标模式、发展模式和微观层面的教学模式。当前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模式的内涵是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面向大众的,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是建立在健全而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基础上,走产学研合作、学历与非学历并重、多样化的发展道路;教学模式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的动态、柔性、灵活多样的现代教学模式。由于办学模式涉及到教学结构、办学体制、培养方式和途径、管理体制、招生就业制度、学校与社会联系等诸方面,因此,上述“三点两层式”的模式框架中的“发展模式”事实上是一种办学模式。
    二、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外延及构成要素研究
    关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外延及构成要素问题所争论的焦点主要是集中在外延的大小上,大致可以分为狭义的外延范畴和广义的外延范畴。
    狭义的外延范畴是指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及其运行方式,主要包括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设计和教学方式等构成要素。在这种狭义的外延范畴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构成的历程大体是:根据社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结合自身学校的专业特点,初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之后再进行调整、设置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整合课程以形成课程体系,并设计教学过程,构建适宜的教学运行机制,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与方法。
    有人认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指导下,为实现某一教育对象的培养目标及学制规定的教学任务而设计的教学活动总体结构及其运行机制,是教育思想理论的具体运用,是高职人才培养的蓝图,是组织与实施教学的依据。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教学计划(或称人才培养计划),包括: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体系,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学进程安排及教学方式、方法、手段等。
    还有人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分解为课程模式、教学模式、途径模式与评价模式,其中课程模式包括课程内容体系和课程结构体系;教学模式包括教师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也有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手段等;在途径模式中,“途径是指人才培养过程中为完成特定培养目标或教学目标所采取的培养形式和创造的教学环境的总和”;评价模式包括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等。这些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外延及构成要素的研究也都属于其狭义的外延范畴。
    广义的人才培养模式则包括目标、制度、过程与方式甚至更多要素。持这一观点的研究者认为,人才培养模式并不只是培养人才的方式方法,也不是其构成要素的简单组合,而是在人才培养中形成的结构状态特征和运行机制。有人从目标维度、制度维度和过程维度三个方面来分析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构成要素,这一观点很有代表性,似乎越来越受到广大研究者们的认同。第一是目标维度: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人才的定位问题,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人才的多种属性是确定培养目标的主要依据。高职院校要注意在与企业联合办学中确定培养目标,进而形成别具特色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第二是制度维度:制度要素对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政策方面的导向作用,无论培养何种类型的人才和人才的何种属性都离不开培养计划、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包括实践教学课程)、评价体系等制度维度上的制约要素。第三是过程维度:培养目标是在教育过程中达到的,制度是教育过程的保障。因此,过程维度上的要素与模式的构建直接相关。过程维度上的要素主要有培养途径、教学组织形式等。产学合作是高职教育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培养途径。
    有人从高职人才培养的定位和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角度,提出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广义的外延范畴,很切合高职教育的实践需要,能给人以启发。他们认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服务区域定位:高职院校主要面向地方经济和行业需要,担负着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培养生产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任务,服务区域面向比较
 明确。(2)培养目标定位: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既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理论型、设计型人才,又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技能操作型人才。它是培养能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技术转化和管理工作,既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3)专业设置:体现职业性和针对性。(4)教学设计: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宗旨。(5)课程体系:以能力为本位。(6)产教结合:高职人才的培养途径。(7)师资队伍:强调“双师型”。
    还有人认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包括三个层级的内容。第一层级:目标体系,主要指培养目标及规格;第二层级:内容方式体系,主要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培养途径等;第三层级:保障体系,主要指教师队伍、实训基地、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等。
    三、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特点的研究
    掌握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将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模式的要求,提高模式设计与实施的科学性和效益性。关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特点的研究,研究者们主要是结合自身实践活动,从微观、局部的层面上来展开对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特点的论述。归纳起来,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范型性。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价值在于丰富了人们对高职人才培养活动的认识,其实践价值在于它的范型性,便于人们由模式的特征人手,掌握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结合的方式及其运行程序,使人们可以模仿,甚至照着做,得出相似的结果,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
    2.实践性。高职教育构建人才结构的主体应当强调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共同作用,而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结晶,尤其应当强调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经过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代表性模式,才有生命力,才有借鉴作用。
    3.多样性。有学者认为,高职教育自身专业的多样化和课程的复杂性决定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性;同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人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是以多样化为前提的,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必定要有多样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去适应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需求。
    4.系统性。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由多要素组成的系统。它包括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管理制度等,诸多因素之间相互影响,交叉渗透,共同影响着模式的组织样式和运行方式。离开模式的系统性,就无法把握模式的全貌。
5.动态性。动态性是指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要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不断调整充实新的内涵。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动态性是由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快速性和人才市场需求的多变性决定的。但是,在一定时期内,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又是相对稳定的。
 
参考文献:
    [1]梁金印.对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几点思考[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2,(3):81—86.
    [2]龚怡祖.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N].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6).
    [3]张智荣.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综合版),2004,(2):4—6.
    [4]郑群.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与构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187—188.
    [5]陈家颐.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思考[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04,(3):61—69.
    [6]张新民.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语言文化教育研究,2002, (2):208—209.
    [7]王前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 (教科版),2003,(10):20—22.
    [8]宋书中,葛玻,蒋建虎.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 49—51.
    [9]陈庆合.论高职教育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原则[J].职教论坛, 2004,(1)中:4—6.
    [10]杨近.构建我国高等职教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框架[J].职教论坛,2004,(4)上:22—24.
    [11]首珩.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刍议[J].教育与职业,2003,(7):25—26.
    [12]杨林,褚绍绵,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及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辽宁高职学报,2003,(2):6—8.
    [13]程宜康.关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及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2,(5):15—18.
    [14]蒋国平.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高教论坛,2004,(2):125— 127.
    [15]颜冰.试析高职教育中的人才培育模式及特征[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8):50—53.
    [16]刘太刚,关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1):65—68,
《职教论坛》2006/5(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