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景玉
 
    摘  要:通过统计经教育部抽查认定的6个省53所院校的专家组评估结论,分析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建设与发展取得的成绩和尚存在的问题,提出高职高专院校建设与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评估抽查;高职高专院校;建设发展
 
    2003年教育部启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04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教高厅[2004]16号),在全国全面启动评估工作,由各省负责组织实施。评估的依据为16号文件中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该方案的评估指标体系分为6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为1,办学指导思想,二级指标为1.1学校定位与办学思路、1.2产学研结合;一级指标为2.师资队伍建设,二级指标为2.1结构、2.2质量与建设;一级指标为3.教学条件与利用,二级指标为3.1教学基础设施、3.2实践教学条件、 3.3教学经费;一级指标为4.教学建设与改革,二级指标为 4.1专业、4.2课程、4.3职业能力训练、4.4素质教育;一级指标为5,教学管理,二级指标为5.1管理队伍、5.2质量控制;一级指标为6,教学效果,二级指标为6.1知识能力素质、6.2就业与社会声誉。特色或创新项目为评优院校必备项目。文件规定“教育部将组织专家不定期对省级评估结论进行抽查”。基于此,2005年3月和11月教育部组织专家组分别对山东、辽宁、江西、广东、湖南、福建六省的评估工作进行了抽查。
    一、抽查概况
    截止至被抽查时间,以上6省共评估了53所高职高专院校(其中,山东16所,辽宁12所,江西9所,广东6所,湖南5所,福建5所)。从抽查结果看,各省评估专家组的评估结论总体上是客观、公正的,具有较高的信度。我们对这6省53所院校专家组认定的所有二级指标的等级情况做了统计(见表1), 15个二级指标的曲线分布情况见表2,以此分析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建设与发展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
    二、评估抽查结果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被评的53所院校15个二级指标中有9个二级指标全部在合格以上,即1.1(办学定位与办学思路)、 1.2(产学研结合)、2.1(结构)、4.1(专业)、4.2(课程)、4.3(职业能力训练)、4.4(素质教育)、6.1(知识能力素质)、6.2(就业与社会声誉)。但是值得重视的是仍有部分院校在6个二级指标中评定为不合格。这6个二级指标分别为:2,2(质量与建设)、3.1(教学基础设施)、3.2(实践教学条件)、3.3(教学经费)、5.1(管理队伍)、5.2(质量控制)。
 
 
    从专家打分等级所占比例我们可以看出,高职高专院校建设与发展的成绩主要体现在:
    一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已经确立。所有已评院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均被评定为合格以上,优秀率达到71.7%。这说明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道路”的理念已确立并在高职教育界达成共识。各高职高专院校能以正确的教育理念为指导,遵循高职高专教育规律,正确处理规模与质量、发展与投入、改革与建设的关系,重视教学工作,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二是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明显进步。被评院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有11.3%的院校师资队伍结构达到A级标准,也就是说其生师比,专任教师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双师素质结构以及兼职教师的职称结构及教学效果都达到了优秀水平。有45。3%的院校师资队伍质量与建设达到A级标准,从中反映出:高职院校的广大教师能从严治教,教学水平较高,教学成果良好;学校建立了提高师资队伍质量的机制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各院校均有较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取得了一些教学科研成果,这是保障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基础。
    三是教学改革取得成效。被评各院校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市场需求设置和适时调整专业,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建立毕业生质量标准,有近69,8%的院校做到了特色鲜明,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各院校普遍加强了教材建设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除选用近3年出版的高职高专教材外,还有较高水平的自编教材,积极推广多媒体教学,加大学生实习力度,提高学生实训效果,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和能力考核,能以职业教育为导向,注重职业道德教育;各院校均能有组织地开展课内外实践活动,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在素质教育指标中优的比例达 75.5%,是15个二级指标中最高的一项。
    四是高职学生就业与社会声誉普遍较好。被评各院校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和就业与社会声誉均达到合格以上水平,学生普遍职业道德修养较好,69.8%院校的新生平均报到率和年底就业率达到优秀,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价的称职率较高。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与近年来党中央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与教育部采取的加强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分不开的,也是与各高职院校的努力分不开的,同时充分说明了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理”的成效显著,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与此同时,在对6省53所高职高专院校评估专家结论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建设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是师资结构和质量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高职高专院校虽然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已经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我们也应看到:在二级指标“师资队伍建设”中仍有13.2%的院校处于C等级,75.5%的院校处于B等级,处于优秀等级的学校仅占11,3%,这是所有15个二级指标中评估为A级的最低比例;而在二级指标“师资队伍质量与建设”中,尚有1.89%的院校不能达到合格水平,9.43%的院校仅处于合格水平,43.4%的院校处于B等级。这说明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无论是数量和结构,还是质量都有待进一步加强、完善和提高。
    二是教学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在一级指标“教学条件与利用”中的教学基础设施、实践教学条件、教学经费三项二级指标中分别有3。77%、3.77%、1.89%的院校尚未达到合格水平。这些学校在教学仪器设备、图书馆及校园网、校内实训条件、校外实训基地和教学经费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与不足,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迫切需要学校的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大投入,尽快改善教学条件。
    三是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控制。从表2可以看出,“教学管理”的两个二级指标也存在同样问题,即5,1(管理队伍)和5.2(质量控制)都有1。89%的不合格率。这表明有的高职院校仍存在教学管理机构不健全,人员的数量和素质还不能满足需要,教学的管理规章制度还不完善,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尚未确立,教学质量监控欠缺等问题。因此,加强教学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提升教学管理水平仍是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以评促建,抓住机遇,推动高职高专院校建设与发展
    通过对6省评估抽查工作,我们可喜地看到我国高职高专教育近几年来所取得的进步与成绩,特别是启动评估工作以来,有力地促进了高职院校的建设和发展,对确立高职院校办学理念、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和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改进和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条件建设,仍是当前高职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障碍,若能解决好这两个问题,高职高专教育将更能突现其特色,其办学水平将有更大的提高。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对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做出了宏观部署,各高职院校应抓住发展的良好机遇,乘势而上,扫清发展道路上的障碍。要按照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的要求实施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要继续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尤其是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凸显高职特色,从而使高职培养的人才更适应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要切实加强教学质量管理,要充分借鉴全面质量管理(TQC)和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思路,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将质量文化注入校园文化中,并使其成为校园文化的核心。
    2006年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将进入新的高潮,我们要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指导下,积极贯彻“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促进高职高专院校健康发展,打造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品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作者系防灾科技学院副教授,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委员会秘书处秘书,河北燕郊  065201)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2]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N/OL]. http://people.com,en/GB/1026/3843469.html.
 
《中国高教研究》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