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职院校办学历史还不长,校园文化建设尚处在起步阶段,文章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必须从时代变迁的角度审视校园文化、并对如何采中西校园文化之精华、培养文化认同感、建设高职校园环境的教育特色和校园文化与区域文化互动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探讨
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成绩斐然,而高职院校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其办学历史还不长,校园文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高职院校其办学层次属高等教育,其类型特征属职业教育,因此其校园文化既属于高校文化的层次,又应具有职教文化的特色。这种文化的双重规定性是高职校园文化构建的主要依据。本文从目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出发,对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若干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一、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再认识
在谈到文化时,当代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怀特认为,“文化是通过社会继承机制而流传,在这个意义上文化是超生物学的,文化独立于任何个体并从外部作用于个体,在这个意义上,文化是超机体的。人类的每一个体生存于文化环境之内,同时也生存于自然环境之内。个体所生存其内的文化包围着他并制约着他的行为。”[1](P117)校园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校园文化处处渗透着
明确的教育目的,在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规格上发挥着导向作用,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品德和生活方式的选择。研究校园文化,不能不注意时代的变迁。作为教育机构的学校,自古及今就是文化重要的产生地和传播地,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和社会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推动, 并具有时代的特征。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中国社会处在转型时期,市场经济建立,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网络通讯普及,西方文化涌入,高等教育由精英阶段向大众化过渡,等等,这些都必然带来校园文化的深刻变化。当今的大学校园,不再有昔日的宁静,校园文化在发生着重大的革命,如何根据时代的变迁和教育的新特点来建设校园文化无疑是新时期的一个既传统又新型的课题。
就高职教育来说,校园文化建设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都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我们认为,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朵崭新的奇葩,校园文化建设是其题中应有之义,应该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运用和发挥校园文化“润物无声”的育人功能,那种急功近利而无视文化的教育只能是短视的教育。高职教育以培养生产、管理、经营等方面应用技术型人才为己任,学生主要接受职业技术的培训。但作为培养人的学校教育,专业技术的学习不是唯一目标。我们要从全人教育观点出发,站在“人”的角度来思考教育的价值取向。勿容违言,职业教育长期以来重技术轻文化的倾向和不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结果导致学生道德水准、人文素质、审美能力、人际交往水平、创业意识等的低下和不足,值得我们反思。高职教育的“高”,既体现在专业技能上,也应体现在文化道德修养上。从时代变迁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来衡量,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彰显。诚如三十年代竺可桢先生所言:“我们应凭借本国的文化基础,吸收世界文化的精华,才能养成有用的专门人才,同时也必须根据本国的现势,审察世界的潮流,所养成人才才能合于今日的需要。”[2](p26)校园文化肩负着传承文明、塑造人格的时代使命。
二、采中西校园文化之精华
当今的大学校园是开放的校园,随着对外教育文化交流的频繁,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互激荡和融合。许多学生为此困惑,无所适从,价值取向发生偏移,象迷途的羔羊。如何正确引导学生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正确对待西方文化,已成为高职院校面临的现实问题。采中西校园文化之精华,熔铸现代化的校园文化,应该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中西校园文化差异的实质是中西文化差异。中国校园文化孕育于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注重调整人际关系和个人思想行为,在形式上更体现出人文关怀。它重视人的道德修养,主张人们通过自身的修养和学习,成为高尚的人、有理想的人。孔子有“仁者,爱人也”,“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教育思想;《学记》倡导“教学相长”、“敬业乐群”;宋明书院以学术研究与读书讲学相结合,师生“有问则问,有商量则商量。”[3](p30)到了近代,受西方教育思潮的影响,蔡元培执掌的北京大学提倡“学术自由,兼容并包”;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坚持“教学做合一”。悠久的中国教育史有许多可资当今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借鉴的宝贵资源。
西方文明源于古代希腊,西方校园文化崇尚科学精神、重视开拓创新精神的培养、倡导自主自立和人的个性发展。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正是科学精神备受西方校园文化推崇的真实反映。这些正是中国传统校园文化所欠缺和急需补充的。崇尚科学和理性在推动西方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也逼迫和促使西方大学生适应和追求更高层次的物质生活。但对物质生活的过分追求会使人际交往笼罩上一层商品经济条件下物物交换关系的阴影,进而被推演成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带上了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容易造成人际交往过程中产生矛盾和冲突,会给高校的校园文化制造许多不和谐的“音符”。同时,西方校园文化中讲求实用和享乐主义,如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大学出现被称为“跨掉的一代”,70年代后又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一代人”。美国教育学家Ernest.Boyerzai在他发表的题为《学校改革的第三次浪潮》中所指出的,现在威胁美国社会的并不是科学技术消息的缺乏,而是道德智慧的缺乏。学校只是给学生灌输如何通过竞争去对付最后的期限,去获得消息,去把握专业的领域。在商业性的学校,培养的学生只知道怎样在华尔街赚钱,却没有问怎样赚钱才是道德的。[4](p67)
鉴于此,高职教育既要重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更要重视人品和开拓技能的培养,通过校园文化,营造院校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着眼未来的超越精神,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追求“人类所共同拥有、共同遵循的十二种基本的个人和社会价值,即合作、自由、幸福、诚实、谦虚、爱心、和平、尊重、责任、简朴、宽容和团结”[5] 高职校园文化既要培养德才兼备、学有专长的中国人,也要培养有国际视野和胸怀的世界人。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任务还很艰巨,就目前的高职院校来看,学术氛围还不浓厚,人文社科师资还不强,高层次的学术讲座、报告还很少,文化通识类课程少有开设,院校对学生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还缺乏符合大学生特点的内容和方式,这些都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三、培养文化认同感凝心聚力
萨缪尔•亨廷顿认为,“一个不属于任何文明的、缺少一个文化核心的国家”,“不可能作为一个具有内聚力的社会而长期存在”[6](p353)。文化维系与文化认同对于社会组织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形态,其背后是无形的文化力。长期以来,由于对校园文化的功能定位模糊不清,视校园文化为校园生活的填充物或附属品,各类文化活动往往应时、应景,追求形式的完美、场面的宏大,而忽视了文化“人化”与“化人”的潜质,多了一点浮躁与虚荣,少了一点人文与生态。学校的个性化追求,要求有自己的文化认同理念,它能将不同思想、文化、专业背景的人凝聚在一个目标下,升华为一种独特的具有顽强亲和力的院校精神。高职院校有着自身的传统、历史以及受一定地域经济与文化的影响,应该确立自己的文化价值观,通过理念识别系统(MI)、行为识别系统(BI)、视觉识别系统(VI),全方位地将自身的认同理念加以物化,从而升华为全体师生员工共同遵循的价值准则。当然,高职院校由于文化积淀还不厚,大部分院校扩招后师生大“扩容”,教师来自不同省份,有着很不相同的专业、文化背景,要运用校园文化实现文化认同,有待时日。但文化的融合,并使师生对校园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是必须努力去做的一件事。
要培养文化认同感,凝心聚力,首先要激励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做文化建设的主人。在信息化的今天,学校的控制力逐渐减弱,学生主体意识明显增强,以往那种单向从上而下的“灌输”显得苍白无力。长期以来,学校与学生在话语交锋中,学生经常处于无言或失语状态,校园文化在价值取向和制度安排上更多体现学校的意志。在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学校的文化价值观要更多的体现学生的价值追求,有学生自己的声音,校园文化要能“激起年轻人的一些诗心的回荡”(纽曼语)。其次要把握好主旋律和多元化的关系。那种企图用主流文化一统天下的相法已很难取得实效,既要弘扬主旋律,也要允许多元化,只有这样,校园文化从形式到内容,才能既丰富多彩,又保证健康向上。再次,要形成学校干部文化、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的良性互动,这种互动体现在干部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上,最终形成一个院校的优良校风。校长的人格魅力、干部的以身作则、教师的师德学识,这些都是学生文化品格形成的潜移默化的因素。培养文化认同感就是要通过校园文化对师生员工文化心理形成投射,从而建立起共同的文化价值理念。
四、高职校园环境的教育特色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基础。就苏南地区的高职院校而言,大多异地新建,校舍建筑和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大为改善,校容校貌焕然一新。但我们注意到一些院校校园物质的文化性还不够,还没有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教育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校园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要让学生视线所及之处,无不带有教育性,以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情愫,起到怡情励志的效果。更为突出的是,大多高职院校的校园环境,还没有体现职教文化的特色,和其他类型的院校没有什么两样。我们认为,既然高职教育的培养方向是面向地方,面向企业,面向生产第一线,校园环境就应该在这些方面有较多的体现。如校园环境布置中融入地方文化和优秀企业文化,车间式的教室布局,等等。在校园环境中,还应体现创业精神,设置职业场景。如有的院校建立创业一条街,开设供学生实训的校园超市等,让学生处在微型的职场环境里,及早体验职业生活。
校园环境,还包括虚拟的校园网络环境。以多媒体和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并逐渐形成了网络文化。网络文化在深刻地影响着校园文化,且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院校都已建立了校园网,通过校园网进行校内外信息的传递交流。但校园网不能仅仅是通知等信息的发布站,要提升其文化内涵。一是要体现本校教育教学特色,设立较多的校园专业性网站。通过对专业技术文化、地方经济社会、企业和职教、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介绍,让学生热爱专业,了解地方,熟悉企业,关注职教,陶冶情操,使校园网成为校园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知识和精神的重要源泉。二是要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校园网,建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平台,通过BBS等形式进行思想交流。现在一些学生沉迷于网络,但没有很好地用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是玩游戏和网上聊天,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只要我们建设寓教於乐、有职教特色的校园网,且内容丰富并能及时增新,指导学生使用超星数字图书馆和学术期刊网等知识网站,就能更好地发挥网络快捷而独特的文化资源育人优势。
五、校园文化与区域文化互动
高职院校的办学具有区域性(或称地方性)特征,因此校园文化也必须具有区域性特色,要运用区域文化丰富校园文化,以充分发挥区域文化的育人功能。区域文化可以分传统区域文化和当代区域文化,包括历史、地理、经济、人物、民俗、宗教诸多内容。地处苏南地区的高职院校,其区域文化就是源远流长的吴文化。发祥于江河湖海的吴文化,具有清新的水的气息,柔美的水的风格,鲜活的水的灵性,吴地优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吴文化开放的特征:机智巧思,灵活善变,创新改革,不落窠臼。上古时期,吴文化相对落后于中原文化,但魏晋南北朝后,后来居上,随着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从唐代的“赋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宋代的“苏湖熟,天下足”,到明清中央财赋仰赖东南,近代的工商业发展,现代的乡镇经济、苏南模式,当前的率先步入小康,吴文化的发展水平一直居于全国的领先地位。吴地有着崇教尚文的优良传统,历史上人才辈出,以多名人、多大家而著称,在文学、史学、艺术等众多领域独领风骚。[7](p1--3)运用丰富的吴文化资源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无疑是苏南高职院校得天独厚的条件。
高职校园文化与区域文化要形成互动。一是高职院校师生要通过校企合作等多种途径走出校园,深入工厂、街道、农村、学校,通过技术服务、文艺演出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形成高校文化对地方的辐射,同时也是主动吸纳企业文化、社区文化等来丰富校园文化。二是让地方各界人士(包括本校校友)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通过兼职、讲座、联谊、学术团体活动、行业技术学会等形式,让师生及时了解区域经济社会建设形势和成就,提高学术文化水平。三是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区域文化教育资源,如社区图书馆、博物馆、文化活动中心、名胜遗址等,使区域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的延伸和拓展。总之,校园文化与区域文化互动,是行之有效的途径,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8](p390)
[参 考 文 献]
[1] (美)怀 特. 科学——人与文明的研究.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8.
[2] 竺可桢. 大学教育之主要方针. 杨东平编大学精神. 文汇出版社,2003.
[3]《东林书院志》整理委员会整理. 东林书院志(上). 中华书局, 2004.
[4] 彭未名. 中西校园文化及其走向. 教育与现代化, 2002,(2):63-68.
[5]王远美, 赵玉如等. 生活价值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04, (1):42-46.
[6](美)萨缪尔•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新华出版社, 1999.
[7]许伯明主编. 吴文化概观.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8]董宝良编. 陶行知教育论著选.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作者简介:
张曾乾(1953— ),男,江苏江阴人,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副研究员。
杭建伟(1963- ),男,江苏无锡人,江阴职业技术学院高教研究室主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