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学生的创业能力及其培养
沈建华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毕业生将愈来愈不仅仅是求职者,而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本文以高职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所具备的条件出发,着重分析了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所需的能力及其培养途径。
[关键词]高职生;创业能力;培养
随着1999年全国高校扩招以来,到2003年首届高职毕业生走向社会,毕业生人数以20%的速度猛增,但同时社会需求基本保持扩招前的水平,造成大量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为此,专家指出:大学生创业不仅可以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而且给别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和岗位。大学生将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本文主要就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创业应具备的能力及其有效培养途径,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创业需要创业者具备相应的能力,创业能力是创业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创业成功的基本保证,创业的过程是一个发现和捕获机会,并由此创造出新颖的产品,服务或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创业能力是在知识不断积累,社会实践活动不断丰富,深入的基础上获得的,一般我们把它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个方面。创业能力在创业的基本素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创业的基本素质的核心,创业能力与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的社会知识等创业其他各要素紧紧相连,相互促进,共同影响着创业实践活动的进行。
一、高职学生应具备的创业能力
1、专业能力是创业的基础
它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在现代创业活动中,创业者为了应付各种复杂的局面,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专业技术能力是指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创业实践中遇到的专业技术难题的一种能力,创业者是以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为社会作贡献的,其劳动价值要得到社会的承认,当然要以精通专业操作为基本前提,所以,在创业能力中专业技术能力是最基本的本领和能力。
1)、专业基本能力
在人类社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创业者良好的高等教育背景和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在创业中愈加重要。在创业过程中,项目引进市场开拓、技术的创新、产品的维护都是创业者必须迈过的一个又一个的门槛。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积累,和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创业者将无法施展和发挥其经营管理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在创业过程中有时甚至起着关键的作用。在人类社会即将进入一个以高科技为导向的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创业者必须向“复合型”人才靠拢。“复合型”人才主要是指在某个领域里出类拔萃,又能对其他领域的工作有较强的适应性。这样,才能使自己成为技术上的多面手,事业上的“弄潮儿”。
2)专业创新能力。创业过程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创”,就是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创出一番业绩,创出一片新天地来。所以,创新与挖潜能力在创业能力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另一方面来看,“喜新厌旧”乃人之常情,在今天,人们的消费需求独特化和多样化已成为一种普遍趋势,只有在产品质量、功能、服务等方面不断地否定求异、锐意创新,满足人们独特化和多样化的需要,创业者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经营管理能力是创业的关键
在创业能力中,经营管理能力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能力,它从以下几个方面直接影响创业实践活动:一是它涉及创业实践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规划、决策、实施、管理、评估、反馈,影响到创业实践活动的全过程。所以,有人认为经营管理就是控制和调节的艺术。二是它涉及创业实践活动中人的选择、使用、组合和优化,涉及群体控制的各个方面:群体内聚力、群体规范和价值等。所以,有人说经营管理就是人才的发现和使用的艺术。三是它涉及创业实践活动中资金的分配、使用、流动、培植等环节和过程,从而影响实践活动的规模和效益。所以,有人说经营管理就是资金的运筹艺术。由此可见,经营管理的能力是创业能力中的运筹能力,能直接提供效率和效益。
1)分析、判断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是对事物本质属性以及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深刻提示能力。创业者掌握这种能力,有助于在纷繁复杂的各种事物中,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主要矛盾,运用创造性思维方法进行科学的归纳、概括、判断和分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分析、判断能力还能使创业者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预测到事物未来发展的状况,并据此分析、判断自己所在单位和自己所做的工作在整个宏观布局上的位置,以及与时代和社会潮流的关系,从而相应地作出正确的决策。
2)当机立断的决策能力。决策能力是决定创业活动采取哪一种最有效方式的决断能力。创业者需要有选择最佳方案的决策能力,决策就是方案选优。一方面要有风险决策的精神。客观情况是复杂多变的,在现实生活中,创业者常常遇到一些不确定型、风险型的决策,这就要求创业者有敢想敢干、敢冒风险的精神。另一方面要有当机立断的决策魄力。“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决策往往是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内进行,错过一定的时间和地点,最佳方案可能成为最差方案。当机立断的决策魄力是创业者必备的能力。
3)善于管理的能力。创业者从事的都是企业化的商品生产和经营,这就不能只顾自己埋头单干,而要依靠与他人的合作。不论是以家庭为主的专业户,是由志同道合的伙伴组成的经营小组,还是凭技术带徒弟,凭资金雇帮工,都是由数量不等的个体组成的劳动群体。因此,创业者往往既是生产者,又是管理者。要使管理出效益,就必须善于管理。
4)要有知人善任的能力。知人善任就是不仅要善于发现人才,还要善于使用人才。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善于慧眼识英才。发现和培养人才,不能求全责备,因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这是识别人才的重要原则,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有大公无私的精神,从民族和国家的全局出发,坚持任人唯贤的路线。创业者在发现人才的同时,还要善于使用人才,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例如,一个人是学术上的权威,善于搞研究,分配到科研单位就能发挥作用。而如果让他们去当什么长,也许就浪费了他的才华,也发挥不了他的作用。学非所用,用非所学,都会造成人才的浪费。
5)要有善于理财的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创业者必须心中时刻装有一把“算盘”,每做一事,都要掂量一下是否有利于企业发展,有没有效益。善于理财的实质就是筹措资金并使资金增值,它是创业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当代中国的百万富翁、亿万富翁,有很多最初就是从几百元、几千元起家的,甚至有许多做大生意的人,可以不靠自己个人的资金,而是充分利用银行贷款、借钱集资等手段使自己发财致富,梦想成真的。
3、社会综合能力是创业的保证
在创业过程中,综合性能力是一种高层次的能力,它主要包括社会交往公关能力、持之以恒的适应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等等,具有强烈的社会实践性和综合性,从整体上影响和作用于创业实践活动。
1)社会交往公关能力。创业者的创业过程是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充分利用社会给予自己的一切条件去开创事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创业者要与方方面面的人打交道,包括与当权机构打交道,与那些对自己的事业有各种影响的人打交道,争取他们对自己的了解、支持与帮助。因此,交往公关能力也是影响创业成就的重要方面。成功的社会交往是促使创业成功的推进器。
2)持之以恒的适应能力。创业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没有克服困难、战胜逆境的艰苦奋斗精神,就不可能有创业的成功。因此,迎着困难和逆境而上的决心与韧劲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具有为达到既定目标顽强拼搏,并在苦难面前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另一方面创业者要有始终如一、坚持到底的精神。创业过程是一个长期坚持奋斗的过程。立竿见影、迅速见效的事是极少的,创业者在方向目标确定之后,就要朝着既定的目标一步步走下去,纵有千难万险,迂回挫折,也不轻易改变初衷,半途而废。由于社会环境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创业者都必须以极强的信息意识和对市场走向的敏锐洞察力,不失时机地、灵活地进行调整。用以变应变的能力把持之以恒与取得成功的可能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确保创业有成。
3)团队协作的能力。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光靠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必须利用团队的力量来经营企业,只有与合作者友好相处、互相配合、协调一致,使他们相互沟通、相互信任、相互协作、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才有可能实现既定的目标。在团队协作中,创业者又是一个管理者,需要跟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而这些人的身份、地位、交往需求、心理状况和掌管的工作性质是不尽相同的。这就需要去妥善处理、协调好与各方面的复杂人际关系,要求创业者能“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关心同志,善于听取各方面意见,特别是与自己相左的意见,团结各方力量,共谋发展大局。
三、高职生创业能力的培养途径
1.转变教育观念,营造创业校园文化氛围。
传统的教育观念强调知识的传授,结果是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更缺乏创业的胆识和能力,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下,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也是当代大学生最为欠缺的素质,创业教育就是强调对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来推进和提升素质教育,高职院校应以创业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引导学生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时加强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意识的形成需要长期的培养、熏陶和积淀,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素质必须遵循教育规律,自觉将创业教育融合于学校整个的育人机制之中,在校园内构建和营造一个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如有的学校在校内开辟了创业一条街、科技创业园、大学生创业中心等。要引导学生树立创业精神,使学生理解创业的意义,使学生转变依靠国家、依靠学校、依靠父母就业的依赖思想,树立创业光荣、自谋职业大有前途的观念,首先要将创业精神提升到为社会创造财富,为社会做贡献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高度。其次要构建一个有利于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和表达的综合平台。再次要建立合理的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激发广大师生参与创业教育的热情。
2.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要因人制宜、因校制宜,不拘一格,丰富多样,改变那种把教育当作传授书本知识的狭隘观点,以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为新基点审视和改革高职教育,真正把教育当做学习交流和自主探索的过程。 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到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索精神。鉴于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和高职学生教育的现状,有必要专门开设一门《创业基础与实务》之类的课程,集中介绍有关创业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改进陈旧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课堂和课外进行创业能力、习惯的培养。
教学方法是达成教育目标的途径和方式的总称,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要逐步增加高职学生参与教学的程度,多安排讨论课、专题汇报、参观、调查和相互交流等教学形式,引导研究型的学习,使高职学生逐步增强学习的主体意识,提高独立完成任务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方法中要体现双边性原则、个性化原则、灵活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如实施体验性教学就充分体现了这五项教学原则,体验性教学就是采用大量的实例、情境和活动、开放式讨论、案例分析、现场调查、情境设置活动设计等体验型教学策略,通过学生的情感体验,观察与反思,操作与实践等实实在在的活动来训练创业意志、从而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
3、改善培养高职生创业能力的环境和条件。
一方面改善教学环境,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带着问题,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要改变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着重培养和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实践能力。高职院校应经常举办高水平学术讲座,与成功企业家对话,专题研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主动顺应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选取优秀学生到优秀企业去学习创业。同时应制订相关政策,引导学生制订创新创业计划,认真思考创业问题并努力付诸实践,如创造发明成果奖励,允许学生休学、停学创办企业的政策,校内企业优惠政策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设立高职学生专利基金,创办高职学生科技园,从起点开始扶持创新创业。另一方面改善社会环境,要不断创造有利的社会文化氛围和制度化环境。开拓创新精神、探索冒险精神,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一种民族文化心理。因此,提高民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也是国民心理的转变过程。要在全社会倡导“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作为的精神,改变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精神状态;鼓励和支持冒尖,鼓励和支持当领头雁,鼓励和支持一马当先;有了一种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和制度化环境,就能为高职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坚实的社会支撑。 
4、拓宽培养渠道,开展丰富的创业实践活动
实践是培养高职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具体途径,也是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它能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激发研究欲望,提高所学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实际运用的能力,主要是要实现以下几个目标:一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不畏艰辛的创业品格;二是通过产学研的结合,深化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今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帮助学生从找饭碗到造饭碗就业观念转换的跨越,激发学生创业热情,为了不断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应该让学生多参加创新实践活动,通过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等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对自身潜能的发现和对未来的信心。通过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勤工俭学、经营小店铺、暑期打工、促销商品等社会实践活动让高职生去亲身体验和感受创业的艰辛和幸福,积累经验,提高技能。
5、教师应不断提高创业素质,努力培养创新精神。 
学生的学离不开教师的教,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不断提高创业素质。创造性是教师劳动的重要特点之一,也是塑造教师完美人格的重要内容。一个具有完美人格的教师必须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大胆的创新精神,勇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具有开拓进取的意识和创新求异的品质。新的世纪,高职院校教师应该教育学生学会竞争,学会适应,要正确引导学生懂得时代的发展到了必须由自己来求出路、求发展的时候了,必须用超前意识去进行考虑,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潜能,将自己在社会中正确定位,以便在新的产业结构和社会关系中寻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发展的位置,确定谋生方向,选择最佳职业。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自我生存和发展的竞争。高职院校教师如果本身没有创业素质和创新精神,是难以正确引导学生的。 
                          [参考文献] 
[1]丁纲.创新. 新世纪的教育使命.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周嵇裘. 创业基础与实务. 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 
[3] 林崇德主编.创造力与创新教育. 华艺出版社,1992. 
[作者简介] 沈建华(1972— ),男,江苏江阴人,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办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