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职研究 > 研究成果 > 正文
苏南高职院校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路径研究(陈文坤)
2016-06-29 10:49:43
陈文坤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江苏 江阴 214433)
 
[摘要]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今天,企业越来越需要具备法律素养的“复合型”人才。苏南高职院校应积极去适应这种发展和需要,加强高职生的法制教育,提升他们的法律素养。本文对苏南各地方高职院校学生的法律素养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苏南高职院校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路径。
[关键词]高职学生;法律素养;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最近20年来,苏南(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常州地区)得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之先声,抢占我国改革开放发展之先机,已经率先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先导地区之一,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苏南企业间竞争不断升级,加强企业法治建设已成为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法治企业越来越需要具备相应法律素养的“复合型”人才,这既是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讲规则”的必然要求,更是企业快速、规范发展的需要,作为为地方培养、输送各类专业人才的苏南高职院校应积极适应这种发展和需要,不断加强高职生的法制教育,从而提升高职生的法律素养。
一、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法律素养内涵的理解
何谓法律素养呢?《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素养”一词定义为“平日的修养。”[1]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素养”解释为“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由此可见,“素养”一词可以这样理解:素养是要通过长期的培养才能逐步形成的,在后天的努力中逐渐养成的,是一种可塑造性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也是在不断变动的,它侧重于强调一个人后天习得的能力,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要素。
法律素养是指大学生通过对现有法律知识的学习,使其在头脑中经过深思熟虑和融会贯通后内化的法律情感、法律意志、法律信仰并据此形成的运用法律的能力。它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的综合体。多层次是指: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既有内在层次与外在层次,如法律理念,法律维护;又有感性层次与理性层次,如法律评价、法律情感;还有动态层次与静态层次,如法律行为、法律期待。[2]而结构性是指:以懂法为培养法律素养的基本条件,以信仰法为奠定法律素养的灵魂,以用法为落实法律素养的核心。
二、苏南高职院校学生法律素养的调查研究
为了对苏南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法律素养状况有一个较为客观的评价,探求高职生法制教育和法律素养培养途径,我们联合了苏南的一些地方高职院校对大学生法律素养做了抽样调查研究。内容涉及法律基础知识、法律情感、法律心理、法律信仰、运用法律的能力等五个方面的内容,问卷发放范围包括大二、大三的各个专业的大学生,共发出问卷 500 份,收回有效问卷 467份,有效问卷占总量的 93、4%,从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法律素养的状况及特点如下:
1.苏南高职院校学生认识到了法律的重要性,但法律知识较为欠缺
 
表1
法律与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关系
选项 比例
关系密切 75%
有时有有时没有关系 15%
关系不大   8.45%
没有关系   1.55%
表2
对民法、刑法、劳动法、婚姻家庭法等法律规范的了解程度
选项 比例
非常了解   3%
比较了解   9%
不太了解   81%
毫无了解   7%
表3
你现在掌握的法律知识,在日趋激烈市场的竞争中能否应付呢?
选项 比例
足够应付  4.5%
基本可以 18.2%
不能应付  63.1%
远不够用   14.2%
从表1、表2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苏南高职院校学生认识到了法律对于自身的重要意义,但是只有很少的学生对我国的现行法律有较好的认识了解,绝大部分的学生对法律规范缺少系统的认识。从表3中可以看出当前高职生的法律心理更为成熟,绝大部分的学生认识到目前已有的法律知识的不足,不能应付日趋激烈的竞争。这些状况的产生有各方面的原因,概况起来主要有三点:首先高职院校只有一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来应付法制教育,因为课时少,教授者只能是简单地进行知识罗列和堆积。其次,高职院校学生对法律学习自我要求的欠缺。随着现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很多高职学生在思想上比较急功近利,重视自己专业的实用性和操作性课程的学习,忽视法律知识的学习,“法律不是我的专业”、“不学法照样可以工作生活”的消极观念仍占据了部分学生的头脑,学习法律不是为了提高法律素养,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已,这样学习意识必然会影响法律学习的效果。[3]第三,法制教育的师资队伍有待优化。法制教育应该由受过正规培训、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法律教师队伍担任。然而现实是很多苏南高职院校的法律教师大都是未接受过法律专业教育的思政教师,自身的法律素养就很不够,当然也就很难去提高自己学生的法律素养。
2.苏南高职院校学生法律意识在逐步增强,但远没有内化为法律素养
表4
你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法律咨询等的志愿者活动吗?
选项 比例
愿意(因为能帮助别人,提高自己) 77%
无所谓,有空时间就去 15%
不愿意,浪费时间 8%
表5
当你的权利受到严重侵犯时,你会采取什么方式解决?
选项 比例
寻求法律的保护 70.8%
用权力手段来保护 12.3%
私下寻求解决 11.2%
用非法方式解决 5.7%
表6
法律能否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
选项 比例
能,有信心 76%
现在不能,但法律会逐渐完善 18%
不能,权和钱大于法 6%
表4、表5、表6说明了现在的苏南高职生的法律意识在逐步增强,有77%的同学愿意用自己所学的法律知识服务社会,有 70.8%的学生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有76%的的学生相信法律能够保护自己的切身利益,这表明高职学生意识到法律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他们对法律的信仰也在逐步的提高,虽然他们的法律意识有较大的提高,对法律的信仰也在逐步增强,但要将其内化为大学生自身的法律素养却还远远不够。我国目前法律体系还不完善,执法力度也不够,司法腐败也常见报端,这些现象使得大学生心存投机与怀疑的心理,加上平时法律实践的缺乏,没有很多的实践机会将法律运用于实践,进而影响了大学生法律意识内化为法律素养的进程。[4]
3.苏南高职院校学生具有一定的法律运用能力,但能力参差不齐
表7
你觉得你可能会违法犯罪吗?
选项 比例
肯定不会 83%
可能不会 8%
在特殊情况下,可能会 3%
不知道 6%
表8
你对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态度是?
选项 比例
自觉遵守 74%
有时能遵守 12%
要处罚的就遵守 11%
不太能遵守 3%
表9
当你看见有些同学在做违法乱纪的事情是,你会?
选项 比例
当即指责 19%
向有关的部门反映情况 21%
让其他的同学去反映 18%
与己无关,不予理会 42%
从表7、表8、表9可以看出苏南高职院校学生在守法、用法、护法等方面的能力还是相对较理想,但从现实实践来看,仍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法律能力是非常欠缺的。众所周知良好的法律能力是人们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法律素质的体现,能否很好地运用法律知识来解决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是衡量高职院校学生法律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从问卷调查来分析可知大多数的学生还是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条文规定的, 但在实际生活中真正面对实际问题时却往往束手无策。这种情况的产生与高职法律教学内容的设置和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关系。一直以来高职院校的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脱离了学生的实际,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有关法律基础教育大都偏向于政策性的法律, 真正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却不多, 学生在生活、工作中碰到相关的法律关系, 也很难能将所学的法律知识运用其中,加上很多高职院校的法律教师自身对法律的理解可能仅限于基本知识的掌握, 法律意识与观念不是很强, 很难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上有所突破。
三、苏南高职院校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路径
1.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法制观念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众所周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法律素养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律信仰,让他们逐渐养成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但是,从我们教学实践来看,单单是通过法律基础课的讲授要使不同专业的学生达到对法律知识有全面了解几乎是不太现实的。所以,在教师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法律知识的传授和法律素养培育之间的相互关系。要知道“虽然法律意识的培养可能与法律知识的学习有关,但是,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法律知识掌握越多,法律意识就越强,不具有法律知识的人就没有法律意识。”“对法律知识的掌握,只能说明其对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的了解程度以及对法律条文的熟悉情况。对法律意识的培育是一项综合工程,并非仅仅以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来衡量。”[5]因此,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而言,只有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才为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创造条件,但不能因此就认为高职生法律知识掌握得越多,法律素养就越高。高职院校的教师对学生的法制教育不仅是法律知识的传授,更要加强学生法制观念、法律意识的教育。
2.加快思政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提高法制教育的实效
现在的高职院校学生的法制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想道德修与法律基础》这门课来实现的,它是高职院学生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实践运用能力的主要渠道。所以必须对这门课的教学进行不断地改革创新。教学实践证明,我们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来进行改革:首先,要改革课程教学内容,使之不断优化。教师要坚持“三贴近”(贴近时代、贴近国情和社情、贴近学生)的原则不断整合教学内容,利用专题讲座的形式整合相关的章节,充实丰富教学内容。其次,要改革法律教学的方法。法制教育是对大学生法律知识的传授与法律意识、理念的塑造,单单靠教师课堂上单向的说教是比较难实现的,所有,教师应针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能一层不变。要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地位,通过合理设问、同学讨论、师生研讨等不同的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热情,将封闭式的课堂变成互动性的课堂教学。第三,不断改革法律教学的手段。法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采用多媒体、视频、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改变传统的粉笔书写、教学的单一、落后的方式,提高教学的知识容量与效率。利用多媒体播放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经济与法》、《法治在线》等成熟的法制视频节目,让学生们在每一个具体的案件中增长法律知识,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3.开展法制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法律运用能力
衡量高职院校学生法律素养的高低,除了看其掌握的法律知识的多少,更重要的是看其能否在生活、工作实践中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法律意识最终只有转化为适法行为, 才能真正显示出它的意义和价值。”[6]学生的法律实践活动可以在校内、校外开展。首先,在校内开展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法律相关的社团组织,可以通过校园广播、校园网络等宣传系统加强法制文化建设与宣传,可以设立一个专门法制教育活动场所,并配备相应的一些教学设备,比如进行模拟法庭的一些道具,学生开展辩论赛的话筒音响等。其次,在校外开展实践活动,学院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到各个地方法院旁听,到社会上参加一些义务的法律咨询公益活动。学院还可以和相关的司法、执法部门联系,建立长期的实践教育活动基地。
4.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法律师资队伍,为法制教育提供保障
梅赔琦曾经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可见教师在高职院校法制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高职院校要实现学生法律教学的效果,相关的教师就必须提高自身的法律运用能力,参与社会法律实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合并为一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后,意味着授课教师既要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还应具有较高的法律素养,这对那些从未涉猎法律教学的思政教师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思政教师除了加强自身学习外,还应该积极参加相关的法律知识培训与教育,以此来提高自己的法律教学的业务水平。不同的学校还可以根据自身现有的条件,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形成一支具有相当水平的精干的专职教师为主体,同时聘请部分长期从事司法实务或法学教育工作的兼职教师为补充,整合组建地道、高质的法制教育师资队伍。[7]高职院校的思政教师除了加强自己的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外,还应该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法律素养提升方面的理论研究。了解该领域前沿的最新成果。教师只有研究理论的不断提高,教学实践才能更快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2002:1203.
[2]孙育玮.都市法治文化与市民法律素养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7:109.
[3]高宝岩.高职院校学生法律素养调查[J].成人教育,2009(07).
[4]李丽.90后大学生法律素养培养初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9(3).
[5]赵震江.《现代法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40.
[6]李交发.法治建设论[M ].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158.
[7]许丹桂.论高职高专学生的法律素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10,13(2).
 
 
作者通讯地址:
收件  人:  陈文坤         工作单位: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