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职研究 > 高教理论 > 正文
学术型人才比例过大 各类高校人才培养结构亟须调整
2013-05-21 13:55:04
——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最新进展与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胡瑞文
  最近,上海教科院“新型国民教育体系构建与公平教育推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研究人员根据最新公布的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有关数据,参照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和近两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的有关资料,对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最新进展与问题作了初步分析:
  2010年我国在业人口中的高等教育文化程度总人数已突破1亿人,跃居世界首位。
  1.根据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最新资料,我国710万个法人单位2.71亿从业人员中的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总人数为8238万人;加上未列入统计范围的铁道部等系统,以及个体经营者、自由职业者中的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近300万人,至2008年底全国在业人口中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总人数已突破8500万人。
  2.2009年和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部队院校、各类成人高等教育(含网络学院、高等自学考试)毕业生,加上留学归国毕业生,合计约1750万人;扣除升读研究生和尚未就业大学生,以及两年内退休的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人数之后,2010年在业人口中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人数比2008年又净增1500万人左右。
  3.根据以上两项数据推算,2010年底我国在业人口中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总人数已突破1亿人,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的3360万人增长近2倍,已远超过美国在业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者7000万人的规模,跃居世界首位。
  4.根据相关数据推算,我国在业人口中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者的比例,已由2000年的4.7%上升到2010年的12.5%。
  2008年我国法人单位中有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总数为4548万人,而中级工及以上的技术工人总数为2285万人,后者仅为前者的一半,呈严重倒挂现象。
  1.2008年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汇总的法人单位有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为4548万人,比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增加387万人。
  2.2008年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汇总的法人单位有中级工及以上等级的技术工人总数为2285万人,比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增加361万人,中级工及以上等级的技术工人数仅占全国法人单位生产工人和第一线服务人员总数(1.7亿人)的13.5%,这个比例严重偏低,不适应我国未来产业升级和产品质量提高的需要。
  同时,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法人单位汇总数据也表明:三大行业的法人单位合计有职称专业技术人员数占从业人员的10.0%,而有中级工及以上等级技术工人数仅占从业人员的9.6%,也明显偏低;绝大多数工人均为初级工及非熟练工人,难以适应产业升级的需要。 
在此背景下,几个问题需要关注。
  1.各类高等学校需要重新定位。
  2000年我国还处于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时,当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100万人,各行业新就业白领岗位(专业技术人员和一般管理人员、文员)的需求数为250万人左右,供求比为1∶2.5,高等教育人才呈供不应求状态,因此,各类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定位于传统的培养高中级专门人才为主。但是,在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以后,人才供求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2006-2010年的“十一五”期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年均毕业生人数超过了400万人,而年均新增白领岗位的需求数为350万人左右,已开始呈现供大于求的状况;预计“十二五”期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的年均毕业生数将上升到650万人以上,而年均新增白领岗位的需求人数预计为450万人左右,全部招聘大学毕业生,也只能达到70%的就业率。人才供求的上述变化,要求我国高等学校的定位由原来的“培养高、中级专门人才”转变为“培养高、中、初各级专门人才和部分技能型人才”。其中,一部分2000年后新建的本科院校,要转向主要培养初级专门人才和知识、技能复合型人才,而高职、高专院校则要转向主要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技能型人才。
  以上转变涉及到大批高等学校的重新定位,要求重心下沉;同时也涉及到学校专业目录、课程和教学计划的重新设置与调整。但是,目前许多高等学校尚缺少这样的思想准备,多数仍有攀高的倾向。
  2.控制研究型大学数量和学术型人才培养规模。
  我国仍处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需要高等学校培养大量的实用型专门人才和技能型人才,而学术型人才的需求量有限,不宜设置过多的研究型大学。目前,我国至少有150-200所大学希望建设成为研究型综合大学,而实际上只要有30-50所就可以满足培养学术型人才的需要。
  据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全国从事研究与试验发展的法人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总数为60万人左右,高等学校专任教师为140万人,再加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政府、社会团体设立的各类咨询机构的研究人员50万人左右,合计学术型人才的岗位数在250万人左右。以每年3%自然减员补充数和5%的扩容增量数计算,每年可提供的学术型人才岗位不超过20万人。目前,我国研究生年招生数已超过50万人,需适当压缩学术型研究生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专业硕士的招生比例,以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
  3.中等职业学校定位和培养目标需调整。
  在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为弥补人才培养缺口,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承担了培养部分初级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任务;在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中等职业学校的定位和培养目标也需要作出重大调整。“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初中毕业就直接就业的新农民工人数将急剧下降,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主要任务将转变为培养、培训我国生产、服务第一线的基础劳动者——初、中级技术工人和熟练劳动者。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目录和招生规模中,有1/3以上是对口专业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的,与本、专科高等职业院校重复设置,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形势不相适应,亟须作出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