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课堂创业教育,促进高职学生成功
曹雪花
[摘要]在知识竞争的现代经济时代,创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缺乏创业教育,导致一些大学生毕业就业困难,遇到困扰不会处理,很有必要在大学课堂教学中加强创业教育。利用课堂,结合教材,及时教育引导学生走自主创业之路,势在必行。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创业教育应该是贯穿于职业教育的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要靠全部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各种教育活动来完成。 
[关键词]创业教育;课堂;高职
1  前言
创业教育是上世纪来世界教育革新的一大创举运动,首先在欧美兴起,形成鼓励创业、以创业托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的共识。而创业能力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为学生的第3本“能力护照”。 
二十一世纪是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和思想观念以及生活方式各个领域都发生巨大变化的一个世纪。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变化,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现状,使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早在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就发表了《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明确提出,为方便毕业生就业,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应成为高等教育主要关心的问题;毕业生将愈来愈不再仅仅是一个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国家教育部日前确定在全国8所高校试行创业教育,把创业系列课开进辅修课堂。
2 开展课堂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2.1 大学生创业教育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科学定位”顾名思义 ,创业教育是指培养学生创业素质的教育活动。何谓“创业” ?广义的创业是指开创事业 。“创业者”就是开创事业的人。江泽民总书记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 :“要帮助受教育者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通过教育部门的努力 ,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不同行业的创业者 ,就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2.2    就业问题呼唤大学生创业教育
随着1999年我国高校的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在逐步走向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这与整个社会就业形势严峻有关,同时也反映出我国高等教育的教育理念、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模式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严重不适应。学校试行创业教育并不是让学生一“呼啦”全去办企业,而是为学生储备一种能力,等到有时机、有可能的情况下从容发挥。学院可以把创业的理念贯穿到所有的课程当中,让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能够打拼出自己的一番事业来。
2.3    课堂创业教育势在必行
2.3.1   目前创业教育存在的局限性
创业教育,就是教育学生如何大胆走向社会自我创业的方法和途径、自我发展的能力以及把被动的就业观念变为主动的创业思维。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实际上是大学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一部分。但我国现行教育制度在创业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上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在教学内容上专业面偏窄,知识结构单一;在教学方法上缺少学生主动求智的机制等。
大学主要通过第二课堂进行创业教育,如组织学生参加兼职助学和挂职锻炼等实践活动、举办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这些活动由于参与学生的数量有限,教育范围有限。
2.3.2  课堂创业教育的涵义
走进课堂的创业教育不仅仅是几门具体的课程,更是一种教育理念。这种理念要贯穿于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中,主要是通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同时强调通过开设课程、资助资金、提供咨询等方式使学生具备自己创办企业的能力。
3   实施课堂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3.1 创业教育的内容纳入现行的学科课程框架之内。
把创业教育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纳入到课程框架体系,对学生进行创业知识能力教育,教导学生如何大胆走向社会自我创业的方法和途径,自我发展的能力以及把被动的就业观念变为主动的创业思维。
它将创业教育与某一领域的教育整体运行结合起来:创业教育的有关目标被纳入某一教育领域的目标体系框架,并占据一定的位置。在课程设置上,它根据创业教育的目标设计相关课程,调整现有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综合采用各类教育教学措施以确保目标的实现。
3.2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
创业教育结合各门学科特点将有关的内容和因素,渗透在相应的教学内容中。这是创业教育成功的根本,课堂是教育的主要阵地,在课程实施课堂教学时,使用有效手段,加入创业教育理念,促使学生掌握创业成功的技能和知识,促进高职学生成功。
这既是一种创业教育的宏观运作模式,又是一种创业教育课程运作的模式。这种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是在课程教学计划的调整中实施的,是在原来的框架中进行的局部改变,而且必须与原框架相匹配。
3.3  创业教育结合校内外、课内外学生的各种社会、文化活动进行各类创业教育活动。
这是在某一教育领域将创业教育的运作纳入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的框架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第二课堂”。“第二课堂”以其教学组织的灵活性、管理的开放性、资源整合的广泛性、资源配置的合理性等方面凸显它的优势。如果想在短时间内探索适合创业教育的教育模式,应该把“第二课堂”作为有效的途径和载体,通过丰富和完善“第二课堂”的内容,创新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的形式,来发挥“第二课堂”在创业教育中的作用。
 “第二课堂”相对“第一课堂”有着很强的教育优势,同时兼顾理论与实践,较少受时间和场地的限制,将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统一起来,边理论学习,边实践,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学生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创业团队的组成及能力的培训过程跨学科、跨专业,知识交叉、渗透互补,具有综合性;在整个活动的运作过程中,有分工、有协作,取长补短,能力互补,凸现团队精神;无论是创业精神的培训还是创业实践活动,都需要和社会接轨,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程度的提高。
4  高职学生课堂创业教育实施
4.1   高职学生创业教育必须以课堂为主阵地。
高职学校的学生在传统的评价模式中,其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比本科声弱一些,但在其他方面,却有过人的技艺,比如:动手能力;社会活动能力。而他们所具有的这些能力恰恰是一个成功的创业者所必须具备的,所以向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灌输创业的思想,有利于开发他们在这方面的潜力。
针对实际情况, 在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比较适合采用渗透式的课程模式。因为意识的形成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不可能通过某些结构化的课程在短期内取得效果。而通过在学科中渗透,可以逐步地使学生形成创业意识。
4.2如何在软件工程的课堂教学中渗透创业教育
软件工程,这本身就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理论性操作性很强,并且在不断更新中的课程。所以在软件工程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只是一味的强调理论及基础知识的掌握,而必须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将创业教育思想融合到软件工程课堂设计中有助于学生开拓思维,把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
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后,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业欲望,我在讲解软件工程实施开发前的可行性分析时,在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管理可行性的讲解中,我结合企业案例,谈现代企业的管理,和学生讨论一个科学的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使软件适应管理,当管理落后的情况下,不断地维护软件反而会给企业带来经济负担。让学生收集信息化作好的企业案例(如海王星辰药业等),灌输学生科学的管理方案是成功的关键,也是软件开发的前提。
然后引导:假如你们是某一中型企业的领导者,现在你们要实现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你最关注的是什么?同学们纷纷回答:节约人力,经济效益,开发维护成本等等,这时候我又要求学生从换位为一名软件行业的工程师,考虑从那几方面说服企业要进行信息化管理呢?然后讲解可行性分析报告的书写,告诉学生这可以是一个企划书,我要求学生仔细书写,注重条理的同时,注重文笔,全方位的培养学生分析,写作等能力。
为了营造更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模拟真实的软件开发环境,我选择了“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分成五个项目组,设定每一个小组都是一个软件开发团队,给他们每个队一个软件开发任务,规定他们在一个月之内上交一个成熟的软件作品。
在设定了开发任务、下达了目标之后,我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同学们参观了一家真正的软件开发公司,听取了该公司设计部专业人士介绍软件开发全过程。引导同学们对自己的软件开发写出初步的可行性报告,并要求小组讨论修改。
当做软件需求分析时,需要涉及到调查问卷,现场调查。我将探究的主动权逐步交给了学生,让他们根据需要与开发系统的需求单位(教务系统的同学去教务处,体检系统的同学去体育部,医务室等等)直接联系,在走访,设计问卷的过程中,他们求知欲望高涨,表现出了浓厚学习的兴趣。
在做软件代码设计阶段,一个小组的同学常常为了一个细节的设计讨论不休,常常为了解决一个技术上的问题煞费苦心,深入的钻研软件开发,表现出了强烈的主人翁意识,也锻炼了与人沟通协调的能力。
经过二个星期,各小组都交上了令人满意的软件作品。有2个小组并且把软件使用说明书写的非常完整,便于使用人员学习,方便后续维护人员参考。
到了本次课程的结束部分,我在课堂上模拟了一场别开生动的答辩会,请每一个小组的派一名代表,对他们所设计的软件作品进行了展示,并向其余同学解释了本软件使用的工具,开发设计思路,介绍了开发技巧,分析了其源文件结构,真正做到了同学之间相互借鉴经验,学习技巧。
然后我让全体同学充当评委和客户,可以提问,指出不足之处,可以就某一技术使用提出不同见解。最后,我对于每个小组上交的作品都作出了总体评述,指出每个作品的优点和缺点,以激励更多的学生投入到软件开发中。
通过这一次软件工程的教学,学生对于软件开发产生出了浓厚的兴趣,学生之间营造出了独立钻研,相互竞争,相互学习氛围。可以看出学生对于软件开发技术本身的掌握和应用有了更进一步的领悟,学生都能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勇于开拓创新。通过对于一个完整软件设计与制作,使学生在享受成功的同时,充分体会到创新、创业的乐趣,初步了解了一个软件开发的运作流程。有许多学生在和我的课后交流中表达了对于自己成为软件开发的CIO,以及拥有自己的软件开发公司的向往。
总之,在软件工程的教学中渗透创业教育思想可以带给学生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份创新、创业的信心,多一份成功的体验,使学生完满的完成软件工程课程的学习,最终使他们达到事业、人生成功的彼岸。
5 小结
二十一世纪的竞争就是人才适应市场能力的竞争,注重创业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不能急功近利。学校教育更多应放眼长远,注重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重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训练,通过及时调整实施性的教学计划,紧扣市场变化,长远谋略,为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成功创业是一种‘水到渠成’的境界,创业教育切忌‘拔苗助长’。”在高等职业教育的组织实践中,进一步加大了教学环节与生产实践的结合,坚持以社会需要为导向,做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直接有效地为社会经济服务,走“以必要的理论为基础,以相关的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路子。在课程的教学中,通过让学生直面市场,直观形象,能够及时跟踪最新的行业规范,能够及时修改补充教学内容的遗漏和不足,保证学生学得活,用得上,传授应用型知识,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从理性知识到感性知识的飞跃,走上工作岗位后上手快,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企业需要,促进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1]毛家瑞,彭钢.“ 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研究报告. 教育研究,1996,(5):19.
[2]蒋义丹. 创业教育———高校面临的新任务. 教育发展研究,2003,(2):87.
[3]阮秀梅,陈立明,愈忠伟. 关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探讨. 高等农业教育,2001,(4):25 - 26.
[4]朱军. 新世纪高校实施创业教育刍议.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2,(1):22 - 25.
[5]青稞. 清华园中的创业启蒙. 改革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曹雪花(19 — ),女,江苏江阴人,江阴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