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创新型省份是江苏面向未来的战略抉择  
      本报讯:梁保华在全省科技创新大会上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以来,全省上下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加快科技事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一是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强。“十五”期间,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加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组织实施各类研究开发项目共14000多个,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着眼科技进步关键领域的突破,攻克了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带动作用的共性关键技术,形成了一批重要的技术成果。2005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792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24.3%,比2000年提高了7.3个百分点;工业、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达到45.5%和55%。二是产学研结合和科技成果转化取得重要进展。以企业为主体的多层次多形式产学研合作取得丰硕成果。我省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全国一批大学、研究院所建立了以自主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合作关系。各级政府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省政府连续3年共安排17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应用和产业化。三是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积极推进科研管理体制改革,注重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科技资源、引导科技活动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大力推进应用型科研机构改革,213家应用型科研单位完成企业化转制;分类推进公益型科研机构改革,在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四是科技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各类开发区和特色产业基地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的重要基地。建立了一批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大学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和软件园,装备了一批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框架初步形成。五是科技实力有了新的提高。通过实施“333”、“六大人才高峰”、“十百千万”等人才工程,培养和引进了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十五”以来全省高校为社会输送各类人才120多万人;目前全省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300多万人,在江苏工作的两院院士有94位,研究生以上学历、副高以上职称的高层次人才22.5万人,归国留学人员3万多人。科技投入逐年增加,2005年全社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617亿元,是2000年的3.2倍;研发经费占GDP比重为1.48%,比2000年提高0.63个百分点。 
梁保华指出,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省份,是省委省政府着眼于我省现代化建设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战略部署,也是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的迫切需要。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和面临的严峻挑战,必须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我省新阶段的发展目标,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有力支撑。江苏正处于工业化转型、城市化加速、经济国际化提升的关键阶段,以人均GDP3000美元为标志,“十一五”时期的发展站到了新的更高的起点上。国际经验表明:在这个阶段,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将呈现递减趋势,科技进步与创新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我省人多地少,资源缺乏,这一特殊省情决定了我们不能再走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实现高增长的老路。着眼于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我们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缓解资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才的支撑。江苏具备良好的基础,有科教和开放两大优势。全省现有普通高校115所,在校生124万人,科研开发机构3584个,人才资源丰富;我省对外开放程度较高,是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较多的地区之一。另外,近几年来各地在推进科技创新方面也创造了不少成功经验。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应当有更高的标准、更高的定位,尽快把科教优势、开放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竞争优势、发展优势,力争在自主创新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明确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总体要求 
本报讯梁保华在大会上说,省委省政府对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省份作出了全面部署。总体要求和思路是,坚持“一个方针”、实施“两大战略”、构建“三个体系”、实现“四个增强”。坚持“一个方针”,就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指导方针,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实施“两大战略”,就是在更高层次上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把我省的科教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发展优势,不断增强综合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后劲。构建“三个体系”,就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科技投入体系,鼓励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实现“四个增强”,就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到201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提高到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和增加值率均达到30%左右,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50%左右;工业、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达到50%左右和60%左右;科技进步综合水平排序居全国前列,实现科技大省向科技强省的跨越。 
切实抓好科技创新的重点工作 
本报讯梁保华在大会上说,江苏省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科技发展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规划编制经过两年多的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参与研究和咨询的专家达1500多人,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梁保华指出,实施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必须重点抓好四个方面工作: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推进科技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打造新人才高地。 
梁保华说,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是建设区域创新体系、促进经济与科技紧密结合的突破口,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一是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激发企业技术创新的内生动力,推动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采取切实措施,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发展。二是充分释放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能量。鼓励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把技术与资本更有效地融合起来,把科技成果与市场更紧密地对接起来,把专家创造性与企业家积极性更好地结合起来,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上下更大功夫、取得更大成效。三是充分利用国际国内的科技资源。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和本土化”相结合,在更高层次上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在更高起点上推动自主创新,提高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推进科技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各类科技创新创业载体是开展和服务创新创业的重要平台,是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的重要支撑。要加大建设力度,进一步提升发展水平,努力在三个层面大力推进:一是大力推进各类开发区尤其是高新技术园区“二次创业”,努力使各类园区真正成为创新型企业密集、创新型产业密集、创新型知识产权密集、创新型人才密集的重要基地。二是大力推进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面向全社会创新需求的科技公共服务设施、面向先进制造业发展需求的行业共性技术创新服务设施、以及面向中小企业和科技创业需求的创业服务设施。三是大力推进科技中介服务平台建设,集中力量建设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技术成果交易平台、创新创业融资服务平台和社会化人才服务平台,提高科技公共服务能力。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打造创新人才高地。自主创新,人才为本。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根本保证。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切实抓好培养、引进、使用三个关键环节,推动自主创新与培养人才紧密结合,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努力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最大限度激发科技人才和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加快从“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跃升 
本报讯梁保华指出,实施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 
梁保华说,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首位,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坚持以增强产业竞争力为目标、以实施重大科技项目为抓手,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通过关键领域的突破实现技术跨越,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增长方式转变,加快从“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跃升。着力在四个方面取得新突破:一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有新突破。围绕电子信息、现代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技术与创新药物、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技术等高新技术领域,以开发战略产品为重点,大力开展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努力抢占产业技术制高点。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纺织、石化、冶金、机械等优势传统产业,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二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要有新突破。坚持把农业科技创新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动力,按照高效、外向、生态的要求,突出抓好优质高产新品种选育、农产品精深加工、安全生产技术、农业信息技术等研究开发和转化应用,提高科技进步在发展现代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中的贡献份额。健全农村科技创新和应用推广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是提高现代服务业科技支撑力要有新突破。抓住我省制造业加快发展、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国际服务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软件开发、文化创意、信息咨询等高知识含量的服务业,推进重大应用软件、现代物流和商务服务业关键技术的集成创新,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和装备提升传统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四是加快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进步要有新突破。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以生态环境、循环经济、人口与健康、人居环境、公共安全为重点,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和创新示范工程,使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自然资源的支撑力和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不断增强。 
梁保华强调,实现上述四个方面的新突破,必须把原始创新作为自主创新的重要任务,推进原创技术的研究开发,在关键领域掌握更多自主知识产权;必须把集成创新作为自主创新的重要方式,有机融合各种相关技术,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必须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作为现阶段自主创新的工作着力点,充分发挥我省对外开放优势和科教优势,加强对引进技术的再创新,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全面落实支持科技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 
本报讯梁保华说,省政府制定的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创业若干政策,在贯彻国家政策规定的基础上,提出了10个方面50条政策措施。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认真制定实施办法和配套措施,着力在四个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一是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坚持把科技投入作为战略性投资,确保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十一五”期间各级财政科技投入增幅要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进一步优化财政投入结构,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快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落实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大幅度增加研究开发投入。实施扶持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建立财政性资金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制度,实行政府首购和订购制度,优先购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二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要把发展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作为推动自主创新的重要措施来抓,努力扩大科技创业风险投资规模,积极引进境外创业投资,鼓励发展民营风险投资,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创新企业;建立促进自主创新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有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内主板和中小企业板上市,扶持发展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鼓励对创业企业进行并购和回购,拓宽创业风险投资退出渠道。政府利用专项资金、贴息、担保等方式,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支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改善对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和融资环境。 
三是加大产业政策支持力度。加强科技政策与经济政策的相互协调,落实好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政策。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优先支持产学研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加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 
四是加大对科技创业的支持力度。放宽科技创业的市场准入,健全创业支持服务体系,大力促进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产业化。畅通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人才相互流动的渠道,鼓励科技人员、高校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创业。 
努力营造创新型省份建设的良好环境 
本报讯梁保华指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省份,是一项极其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各地各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努力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 
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各地各部门要把建设创新型省份摆上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落实关键措施,努力提高科技进步与创新的组织程度。各地要根据省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抓紧制定完善切合实际的科技发展规划,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建立健全科技决策和咨询机制,完善科技进步与创新考核评价办法,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内容,作为提高领导发展能力的重要方面,作为政府任期目标考核的重要指标。加快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合理配置科技资源的统筹机制,整合各类计划、整合专项资金、整合科技资源,提高科技创新工作效能。省委、省政府确定今年为科技创新促进年,并下发了实施方案,各地各部门要精心组织、务求实效,推动创新型省份建设迈出重要步伐。 
切实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创造知识产权就是创造生产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自主创新。目前,我省知识产权创造能力还不强,知识产权拥有量少、发明专利少,与科技大省、经济大省的地位不相适应。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工作,鼓励发明创造申请专利,大力加强技术标准建设,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为知识产权产生与转移提供有效法律保障。 
积极发展创新文化。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创业创新创优”为核心的新时期江苏精神,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营造敢为人先、敢冒风险、敢于创新、敢于竞争和宽容失败的氛围。要认真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加强科学普及工作,在全社会广为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倡导人人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注重从青少年入手培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广泛开展群众性技术革新活动,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到建设创新型省份的伟大实践中来。
来源: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