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职研究 > 综合信息 > 正文
承启三十年 迈向现代化——在无锡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
2013-05-21 13:57:45

杨卫泽

(2008年12月17日)

 

同志们、朋友们:

30年前,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转折。当代中国的命运从此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华民族从此走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发展道路。

    30年来,无锡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各个领域,势不可挡全面展开,实现了从高度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向全方位开放、从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转变,开启了建设基本现代化的新征程,创造性地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无锡的伟大实践,谱写了举世瞩目的辉煌篇章。

    在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认真回顾总结无锡改革开放的历程,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对于构筑无锡科学发展新优势,攀登基本现代化新高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改革开放30年来的历史进程

    30年来,无锡人民始终牢记中央和江苏省委对无锡发展的期望和重托,坚持从无锡实际出发,抢抓机遇,开拓前进,走出了一条率先发展、创新发展之路。

    1、从1978年底到1991年的13年,无锡开创了“苏南模式”,率先建成了总体小康。这一阶段,无锡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强大动力,紧紧抓住全党工作重心转移的历史性机遇,冲破“以粮为纲”、“计划经济”的樊笼,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突破口,率先发展和壮大乡镇企业,进而推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启动对外开放。主要标志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经济飞速发展,小城镇快速兴起,“苏南模式”正式形成,无锡率先建成了总体小康,进入了工业化初期阶段。

    以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为契机,抓住“短缺经济”的市场机遇,放手发展壮大乡镇企业。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冲破农业单一粮食经营的束缚,打破人民公社体制,利用有限的农业积累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依靠“星期天工程师”、农村能工巧匠和城市下放工人,大力发展乡镇企业,铸就了“说尽千言万语、踏尽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历尽千难万险”(即“四千四万”)的创业精神,形成了乡镇企业星火燎原之势。1983年初实行市管县体制后,乡镇企业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率先提出了为农业生产、为大工业配套、为人民生活、为外贸出口服务的发展思路。以无锡县堰桥镇为代表,率先创造了以承包责任制为核心,厂长选聘制、浮动工资制、合同用工制为主要内容(即“一包三改”)的改革经验,拉开了乡镇企业体制机制创新的序幕,极大地增强了乡镇企业的内在发展活力。继1984年无锡县前洲镇成为江苏第一个产值超亿元的乡镇之后,涌现了一大批亿元乡镇,占全省亿元乡镇“半壁江山”。改革开放最初的五年,103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了就地非农化转移。1983年初邓小平同志到无锡、苏州考察,时任苏州地委书记介绍无锡县、江阴县乡镇工业占到全县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时,邓小平同志高兴地将乡镇企业誉为“异军突起”。回京之后对中央几位负责人谈及苏南之行时说“农村工业化是了不起的变化。看来,四个现代化希望很大”(邓小平文选第三卷24、88页)。

    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突破计划经济坚冰,体制改革由农村向国有企业和商品流通领域推进。无锡紧紧抓住贯彻落实十二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契机,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在全省率先推进城市国有企业转轨变型,变计划指令生产为按市场需求生产,变以产定销为以销定产,实行市场调节、按需生产。适时推进了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大胆尝试厂长承包责任制、资产经营责任制、风险抵押承包责任制等多种改革。机床、锅炉、一棉等6家大型国有企业在全省先行实施了公开选聘厂长、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改革,无锡成为国务院确定的6个企业承包责任制试点城市之一。率先实行了退离休职工养老保险统筹制度,1988年成为全国首家试点城市。大力推动农产品购销体制和商品流通体制改革,在全省率先建立了一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发展了一批生产资料市场。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无锡国有企业市场调节部分已达到90%左右,主要生产资料和原辅材料80%以上靠市场调节。市场机制使国有企业显现了蓬勃生机,连续10多年保持了年均10%以上的超常规增长。出现了红梅、梅花、机床、国棉一厂、国棉二厂等一大批引领行业发展、称雄国内市场的企业和品牌,国有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位列全省首位。

    以长三角地区实行对外开放为契机,坚持城乡联动、内外并举,使区域潜在生产力得到空前释放。以1985年长三角地区对外开放为契机,江海木业、周庄模塑先后开辟了全省城乡企业中外合资的先河,全市外贸出口跃居全省领军地位。对外开放加快了城乡经济联合、横向经济协作。利用市管县的新优势和农村工业化的物质积累,在全国率先创造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新经验,率先探索了“以工建镇、以工兴镇”的新路子,率先尝试了农村养老保险的新探索。从1978年到1991年间,无锡乡镇企业用于补贴农民收入分配达到20多亿元,反哺农业投资12.8亿元,支持小城镇建设投资超过22亿元,农民纯收入和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之比由1978年的0.53:1缩小到1991年的0.75:1。农村非农就业人口占全部农村就业人口的67%以上,走出一条利用农村经济内部力量加速工业化、城镇化的路子,创造了“经济运行以市场调节为主、所有制结构以公有经济为主、产业结构以工业为主、坚持共同致富”(即“三为主、一共同”)的“苏南模式”。

    “苏南模式”作为农民的伟大创造,开辟了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道路,为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作出了功不可没的历史贡献。13年间,无锡市GDP从24.9亿元增长到184.8亿元,增长6.41倍,年平均增长12.8%。人均GDP从687元增长到4406元。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从14.3∶68.3∶17.4调整为8.85∶68.84∶22.31,率先实现了总体小康,进入了工业化初期阶段。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冲破计划经济束缚,实现了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移、农村经济格局由“以粮为纲”单一经营向以乡镇工业为主全面发展的两大历史性转变。

    2、从1992年到2005年的14年,无锡创新了“苏南模式”,率先建成了全面小康社会。这一阶段,无锡以邓小平南巡讲话为强大动力,积极呼应浦东开发开放进而带动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沿岸地区开发开放的战略决策,打破“姓社姓资”、“姓公姓私”的思想束缚,以全面推进对外开放为突破口,着力调整市场结构和所有制结构,加速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主要标志是,开放型经济和民营经济迅猛发展,先进制造业基础增强,城市化建设加快,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实现了“苏南模式”的创新发展,无锡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以呼应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发端,大胆冲破“姓社姓资”的思想桎梏,大力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开放型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坚持“以资源换技术、以市场换资本”,鼓励乡镇企业以合资合作形式开拓国际市场,推动国有大中型企业嫁接和利用外资,对外开放领域越来越广、规模越来越大,加速了由早期的合资合作向外商独资、由小型分散向规模集中的转变,一批国家级省级重点开放园区脱颖而出。无锡新区从1992年开发建设高新区时的5.45平方公里,2005年扩大到220平方公里,确定了建设创新型国际化科技新城的目标。到2005年,全市建成9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和专业园区,开发区经济总量占全市经济比重从1992年的不足2%,上升到28.8%以上,成为引领无锡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大力推动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积极发展海外投资。这一时期,无锡兴办了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企业8600多家,近百家企业开拓了境外投资,对外出口突破100亿美元大关,外贸依存度达到80%以上,使无锡经济直接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

    以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为战略取向,大胆冲破“姓公姓私”的束缚,大力推进公有制企业改制转制,所有制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以乡镇企业“二次创业”为目标,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以产权出售、资产出让等不同方式加速乡镇中小企业改制转制。到1996年底2.71万家乡镇企业完成了改制转制任务,占乡镇企业总数的90%左右。以股份制改造、产权重组等不同形式推进乡镇大中型企业产权结构调整,加快了资本经营、公司上市。到2005年底乡镇企业上市公司达到26家,发行股票31只,募集社会资本130多亿元。以“抓大、放小、活中”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实行产权改革、技术改造、资产改组“三改联动”,大力推进中小型企业改制转制和大中型企业股份制改造。176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63家国有企业的经济总量占到全市的17.1%,发挥了“关键的少数”的主导作用。以资本经营为抓手,推动企业上市,1993年太极实业股份公司成为全省第1家上市公司。到2005年底,全市有31家企业、37只股票上市,其中国内上市30只,境外上市7只,募集社会资本179.8亿元,控制经营资本280亿元,创造了股票市场上的“无锡板块”。乡镇企业改制转制和国有企业改革,扩大了民营经济发展空间。到2005年底,民营经济单位数达22.2万户,注册资金达1500多亿元,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跃居全省前列。经济结构中,外资企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总量的33.1%,民营经济占45%,公有经济占21.9%,上市公司占10%,所有制改革加速了生产要素的多元集聚和优化配置。

    以建设区域型特大城市为战略目标,突出中心城市功能建设,着力推进城市化进程。新世纪初,撤销锡山市设立锡山区、惠山区,相继启动建设太湖大道和蠡湖新城等重大工程,拉开了特大城市的发展框架。完善调整城乡建设总体规划,深化实施镇、村行政区划多轮调整,由原来的四级城镇体系调整为三级城镇体系,实现了城乡规划全覆盖。2002年和2005年先后实施“爱我无锡、美化家园”和“打造山水名城、共建美好家园”两个三年城市建设行动纲要。以“靓山、亲水、扬名、筑城”为重点,实施了“九大”工程,使城市综合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快速提升。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992年的70平方公里增加到2005年的193平方公里,扩张了近3倍;道路总长度由400公里增加到4324公里,呈现几何级增长;乡镇由120个调整为59个,行政村减少了一半以上。

    这一阶段的发展,使苏南模式发生了质的变化,从原来单一公有制经济转向多元所有制经济、由农村经济推动为主转向城市经济带动为主的发展新模式。1992年至2005年,无锡GDP从304.1亿元增加到2804.68亿元,增长了14.2倍,年均增长超过17.1%。人均GDP从7196元增加到50958元,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从7.4∶65.4∶27.2调整为1.7∶60.5∶37.8,省定的“四大类、二十五项”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指标基本完成,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优化配置各类资源,实现了由内生型经济为主向外向型经济带动、单一公有制经济向多元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两大历史性转变。

    3、从2006年到2008年的3年,无锡推动了“苏南模式”再创新,率先开启了沿着科学发展道路迈向基本现代化的新征程。这三年,是改革开放以后,无锡现代化建设第三个阶段的开局。无锡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强大动力,破除“以物为本”、“重GDP”的思想束缚,确立了“当好江苏现代化建设先行军,争创全省科学发展先导区、和谐发展示范区、党的建设模范区”(即“一当好、三争创”)和“构筑无锡科学发展新优势、攀登基本现代化新高峰”的战略任务,以结构调整、城乡统筹、改革创新、环境保护四大战略举措为突破口,全面推动由重点发展向优化发展转型。主要标志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跳出传统路径依赖,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苏南模式”再创新,无锡进入了工业化后期阶段,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加快向基本现代化目标迈进。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转变发展理念,大力探索科学发展新路径。及时提出了富民优先、科教优先、环保优先、节约优先(即“四个优先”)的方针,坚持依靠创新和法治两大法宝,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以建设“五个中心”(国际先进制造技术中心、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创意设计中心、职业教育中心、旅游度假中心)、打造“五个名城”(最适宜投资创业的工商名城、最适宜创新创造的设计名城、最适宜生活居住的山水名城、最适宜旅游度假的休闲名城、最富有人文特质的文化名城)为目标,全面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质量与知识产权立市”主战略,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端服务业、集聚高层次人才和营造高品质人居环境(即“四高联动”),加快推进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生产制造向设计创造、资源依赖向科技依托转变(即“三大转变”)。突出战略抓手,聚焦发展重点,强化工作导向,突出节能、减排、节地、城乡居民收入和科技人才投入目标考核,以狠抓人才提升社会创造力、狠抓科技提升产业竞争力、狠抓生态提升环境承载力、狠抓文化提升城市软实力、狠抓民生提升群众满意率。无锡相继跻身“4+2”国家火炬创新试验城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江苏省“人才特区”试点市的行列。

    以促进产业升级为目标,突出推动科技创新创业和发展软件、服务外包产业两大关键,大力推动创新型经济新跨越。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契机,总结推广尚德和法尔胜公司典型经验,把自主创新和科技创业作为无锡科学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和强大引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加快“三谷三基地”(即硅科技谷、液晶谷、生物医药谷和动漫基地、信息服务外包基地、流程外包基地)建设,集成电路产业跃居全国首位,光伏太阳能产业跃居世界前列。2008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预计达到1800亿元,是2005年的1.52倍,高新技术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41.5%左右,比2005年提高8个百分点。全面建立“7+1”(清华、北大、南大、东南、同济、复旦、上海交大和中科院)政产学研战略联盟,三年来与各级各类高校和科研院所签订合作项目1900多个,通过人才培养与引进、联合攻关与共建研究机构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加快促进国内各类创新成果来锡转化和产业化。全面规划建设创新、创业、创意载体,形成了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和太湖国际科技园等一批高质量的“三创”载体。在省内率先启动实施吸引海外留学归国创业领军型人才计划(即“530”计划),三年来共引进海外留学领军型人才创办的科技创业型企业196个,聚集1300多位博士、硕士。2007年被商务部、信息产业部、科学技术部和教育部联合认定无锡太湖保护区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区,原创动漫生产量位居全国城市第5位。软件与服务外包企业发展到700余家,集聚从业人员3.2万人。今年1至10月完成离岸外包执行额3亿美元,占全省的40%以上,跻身全国先进行列。加强品牌和技术标准建设,2008年参与制定国家技术标准300家,比2004年的17家增加了283家,累计创建中国名牌37个,建设国家级质量检测中心5个,企业“一站两中心”达到100家,比2004年翻一番,均位居全省首位。

    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方略,做强做大中心城市带动辐射能级,大力构建区域城市化、城市现代化和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新格局。调整优化中心城市功能分区,规划建设临港、太湖、蠡湖、环科、锡东五大新城,着力打造太湖国际科技园、国家工业设计园、太湖新城科教产业园、藕塘职教园和空港产业园五大品牌园区,拉开了“七区一体、一体两翼”城市发展框架;启动以路、水、气为主体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硕放机场和城市快速内环道路等重大工程,提升了城乡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加快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优化农村行政区划,加速农村“三集中”的进程,整治合并了929个自然村,63%的农村人口实现了居住集中,高效农业面积达到75万亩,占全部耕地面积的38%。

    以治理太湖、保护水源为重点,坚持环境优化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新突破。全面落实“环保优先”方针,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城市。编制实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落实节能降耗措施,推广清洁生产。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在全省率先实施工业用地“招拍挂”措施。加强以水环境为重点的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梅梁湖清淤、蠡湖退渔还湖工程,加快绿色无锡建设。2007年夏初以来,以太湖供水危机为警钟,实施了治太保源“6699”行动和环保优先“八大”行动,展开了“治理太湖、保护水源、重建生态”攻坚战。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无锡太湖保护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和“片长制”管理,全面推进主要入湖河道综合整治,加快污水处理厂扩容提标和截污管网建设步伐。两年来,全市累计关停“五小”和“三高两低”企业1373家,建成的截污管网里程相当历史上总和。2008年与2005年相比,预计COD排放削减20.1%,二氧化硫排放削减16.8%。单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4.5%,主要入湖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提高40个百分点。江阴创建成为首批国家生态城市,宜兴市获得生态示范区国家命名,全市已建成生态示范区群体。全面完成长江引水工程和太湖南泉取水口延伸工程,形成太湖、长江“双水源”安全供水格局。

    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调控“两手”联动,大力落实体制改革和社会建设新举措。在全国率先进行了“四个分开、两个分离”(即政府与事业、政府与企业、政府与资产、政府与中介组织“四个分开”改革,教育、卫生、体育、市政、园林等行业“管办分离”改革和广电、报业集团“宣传与经营分离”改革)。进行协会、学会归属管理改革和政府职能转移试点,发展壮大了社会民间组织和中介组织,加强了政府、社会和公民的合作互动。实施新一轮乡镇合并和镇改街工作,乡镇数由2005年的59个调整为43个,有近20个乡镇改为街道。推动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建立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和“执法相对集中、管理属地为主”的城管体制。率先推进行政审批“两集中、三到位”改革(各行政职能部门归并行政许可(服务)职能,整合内设机构,将部门的审批服务事项相对集中到一个处室,在此基础上集中到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办公。各部门的许可(服务)事项进行政服务中心到位,对中心窗口授权到位,中心窗口负责人按要求配备到位)、行政绩效管理改革、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和政府信息服务外包改革,在市区街道推行了公共财政参与式预算改革。全面实施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十大工程,形成以民生、环境、保障、公共服务等6大专项、46个子项为主体内容的社会发展评价体系。

    这三年,无锡大力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开始形成创新型经济发展、城乡现代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格局,推动了苏南模式的再创新。200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858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5212元。一、二、三产业结构比重为1.4∶58.5∶40.1。预计200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4400亿元左右,是2005年的1.6倍左右,年均增长17%左右;第三产业比重超过42%,标志着无锡已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率先基本现代化步伐不断加快。这三年的基本特征是,跳出资源依赖、两元分割的传统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加速由资源消耗型向科技创新型、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两大历史性转变进程。

    二、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变化和经验

    30年来,无锡加速了经济大发展,推动了社会大变革,实现了历史大跨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综合实力迅速提高。1978年至2007年,无锡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2%,预计今年人均GDP将突破1万美元大关。经济总量稳居全国大中城市第9位,达到工业化后期发展水平。科技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同等城市前列,成为中国内地城市综合竞争力十强之一,荣获“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十大城市”、“中国品牌经济城市”、“中国最具旅游竞争力10强城市”、“中国最具创新活力城市”、《福布斯》最佳商业城市等称号。

    ——体制活力明显增强。1978年,无锡公有制经济成分占了95%以上,其他成分不到5%。30年来,无锡走出计划经济,步入市场经济,融入世界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成为主体,企业主体地位基本确立,政府职能转变不断深化,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要素市场迅速发展,经营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全市交易额超亿元市场达到63个。全市有45家企业在境内外证券交易所挂牌,累计融资额300多亿元。

    ——对外开放纵深发展。30年来,无锡开放型经济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进出口总额今年将接近600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2691倍,与211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关系。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近280亿美元,目前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74家来锡投资,投资项目达142个。园区经济特色鲜明,功能增强,集聚了全市70%以上的外资和外贸总额。“走出去”步伐加快,2007年我市境外投资额首次突破1亿美元,境外非贸易性企业达97家,投资企业数和投资额均列江苏各市前茅。对外交往活跃,与17个国家的25个城市结为国际友好城市,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城市化水平全面提升。城市现代化步伐明显加快,形成了“七区一体、一体两翼”的区域城市化发展格局。城市化水平达到69%,比1978年提高了48个百分点。建成区面积达到215平方公里,比1978年扩大了180平方公里。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先后建成了全国首座特大跨径悬索桥——江阴长江公路大桥和一批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城市公共设施、服务功能和生活方式向农村延伸,城乡一体化格局正在形成。30年来,全市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896.56亿元,年均增长26.8%。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2.2%,比1978年提高了30.8个百分点。每年有近10万人进入城镇定居生活。

    ——人民生活大为改善。30年前,我们还在为温饱问题担忧,为生活必需品犯愁,如今我们早已告别短缺经济,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大幅提升,衣食住行条件全面改善。2007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898元,增长60.5倍;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0026元,增长54.4倍;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701亿元,增长1188.6倍。高档耐用消费品进入普通家庭,城乡社会保障日益健全。农村人均住房面积从1978年的18.2平方米增加到2007年的58.1平方米,城市人均住房面积从6.7平方米增加到30.7平方米。人均预期寿命达到了77.43岁,比30年前增加了近5岁。人们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在全省率先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率先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区域教育现代化。科技事业快速发展,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从1982年的4.13万人增至2007年的40.89万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猛,全面建成疾病预防控制和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卫生技术人员数和医院床位数大幅提升。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现代化体育设施建设加快,体育人口达52%,为国家培养了蔡振华、顾俊、丁俊晖等一批世界级体育人才。文化事业长足发展,一大批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修复,文化产业发展步伐加快,2006年、2007年无锡先后跻身省级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行列。人口计生工作成效显著,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平安创建深入推进,社会发展指数位居全省前两位,实现了“双拥”创建“五连冠”。

    无锡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是全国、全省改革发展辉煌成就的生动缩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实践。事实雄辩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富民强国、民族振兴的致胜之路。无锡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变化和辉煌成就,是中央和江苏省委英明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历届市委、市政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结果,是全市上下解放思想、大胆实践的结果。

    我们不会忘记,中央和江苏省委对无锡发展给予的高度关注和亲切关怀。每当无锡处在发展的关键时刻,中央和省委主要领导同志都亲临无锡,指路明向。邓小平同志对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赞誉,江泽民同志对无锡应该走在全国前列的嘱托,胡锦涛同志对“太湖重现碧波美景”的殷切期望,都成为无锡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实现率先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我们不会忘记,老领导、老同志,常住在无锡的近600万人民,在外无锡籍人士,他们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的艰苦探索和伟大贡献。荣毅仁,身临邓小平同志的“五老”会谈,第一个提出打开国门,实行对外开放;胡福明,直面“两个凡是”的思想禁区,揭开了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序幕;孙冶方,大胆破除计划经济的传统理论,首先提出了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王选,挑战文字激光照排技术世界难题,率先改写文字印刷的世界历史;吴仁宝,实事求是、三业协调、共同致富,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实践;丁晓兵,独臂持枪写人生、爱党卫国铸忠诚的英雄壮举;施正荣,带领科技创新创业,创造了中国光伏太阳能产业和民营高科技企业爆发式发展的“奇迹”,等等。这些人物的重大历史贡献,为中国改革开放事业添上了浓墨重彩,为无锡人引以自豪。在此,我代表无锡市委、市政府向常住无锡的近6百万人民及无锡籍在外工作人士,向老领导、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爱国人士,向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驻锡部队,向国家和省驻锡单位,向长期关心支持无锡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海内外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志们、朋友们:

    过去30年是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30年,是坚持与时俱进、锐意开拓创新的30年,是经受挑战考验、抢抓发展机遇的30年。这30年,我们经历了苏南模式创立、创新、再创新的进程,实现了总体小康、全面小康,开启了基本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无锡特点的发展路子。30年改革开放的创新实践和成功经验,既为未来发展打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也给世人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是勇立时代潮头,以思想大解放开辟发展新境界。无锡改革开放的一切成果,说到底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结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大胆突破传统计划经济的思想束缚,成功创造了在中国经济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苏南模式”;邓小平南巡谈话后,我们打破“姓社姓资”、“姓公姓私”的思想束缚,加速了经济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党中央确立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后,我们率先破除“以物为本”、“重GDP”的思想障碍,促进经济社会走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今年以来,我们以“无锡还少什么”为主题,开展思想解放大讨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极大地增强了全社会创新发展的动力。创新实践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只有把解放思想贯穿在实现“一当好、三争创”的历史进程中,才能不断开辟改革开放新境界。

    二是牢记历史责任,以率先发展目标引领发展上台阶。30年来,我们始终牢记自己所处的历史方位和中央、省委的重托,以强烈的发展意识和率先发展的目标激励自己。根据发展阶段的变化和时代的要求,不断创新目标定位和总体思路。改革开放初期,适时提出了“加快经济翻番、全面建设小康”的总体思路,努力实现“隔几年上一个台阶”的奋斗目标。邓小平南巡谈话后,我们确定了“加速发展、加快改革、加大开放”的战略部署,努力拓展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新思路。党的十六大召开后,我们及时提出了争创“两个率先”的先导区和示范区的新目标。当无锡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后,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一当好、三争创”的奋斗目标和建设“五个中心”、“五大名城”的战略任务。今年我们又以世界先进城市为标杆,提出要“构筑无锡科学发展新优势,攀登基本现代化新高峰”。正是有了敢为人先的意识,率先发展的奋斗目标,无锡人民在任何困难的条件下,都能够明确方向、自加压力、开拓奋进,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新的突破,使得无锡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三是尊重发展规律,以创新发展模式构筑发展新格局。30年发展历程,是注重从实际出发、探索创新发展路径的历程。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打破封闭半封闭的农业经济状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走出了一条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道路,创立了著名的“苏南模式”。邓小平南巡谈话以后,我们抢抓浦东开发开放的机遇,在抢抓时代机遇和激发社会活力结合上,扩大对外开放,放手发展民营经济,走出了一条运行市场化、经济国际化的发展新路,创新了“苏南模式”。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后,我们主动把握转型发展新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了“四个优先”的方针和“四高联动”、“三大转变”的战略思路,推动了“苏南模式”的再创新。30年来,江阴市从乡镇企业起步,在每一个重要历史发展阶段始终明确自身的历史定位,准确把握中央的发展战略,将国家大政方针、外部环境变化与江阴的实际紧密结合,找准发展突破口,不断实现新飞跃,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之路,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者,被中央确定为全国改革开放30年18个典型地区之一。历史反复告诫我们,只有尊重把握经济发展规律,打破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因地制宜地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才能把比较优势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竞争优势。

    四是持续深化改革,以体制创新释放发展新动力。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30年来,我们在每一个发展的转折关头,都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创新。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在推行农业承包责任制改革的基础上,率先进行了著名的“一包三改”探索,并将改革引入城市企业和其他领域,全面推行国有企业经营承包制改革和商品购销体制改革。我们在90年代初以企业改制转制为重点,大胆推动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国企股份制改革,积极进行财税、金融、外贸、计划、投资等配套改革。最近几年,无锡率先探索了以“四个分开、两个分离”为重点的综合体制改革,形成政府调控、市场配置的有机互动。30年来,无锡改革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抓住重点,持续推进。实践有力地证明,改革创新是解放发展生产力。正是由于坚持不懈地改革创新,才使无锡经济社会发展获得了不竭的动力和活力,发展始终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五是坚持外向发展,以对外开放拓展国际化新领域。1978年,我们开辟了全省利用外资的先河,并跨出国门发展对外贸易。上世纪90年代,坚持以开放推动改革、以改革促进开放,使利用外资从乡镇企业、国有企业到民营企业的中外合资,再到海外大公司、大集团的独资经营,建立了无锡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无锡新加坡工业园区和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等一批国家级、省级开发区。近年来,紧紧抓住国际分工、资本流动新趋势,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从“外引内联”到制造业大胆“走出去”、服务业大力“引进来”,使对外开放的层次越来越高、领域越来越宽;加快国际服务外包跨越式发展,形成了外资、外贸、外经、外包协同发展,产业、技术、人才、资本全方位联动新格局。经历30年改革发展的每一个无锡人都会深切感受到,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对外开放。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外开放都必须长持坚持,毫不动摇。

    六是突出科技引领,以创新创业增创竞争新优势。无锡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之路,本质上就是创新创业之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乡镇企业蓬勃发展中,利用“星期天工程师”和城市下放工人,是对传统手工业的改造创新;在对外开放中,利用外来技术、外来先进设备,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路子,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创新。近几年来,旗帜鲜明地把“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质量与知识产权立市”作为第一方略,大力培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创新、创业、创优、创造”的“四尊四创”风尚,先行启动了“7+1”政产学研战略合作,率先实施了“530”领军型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大规模推进“三创”载体建设,致力打造“人才特区、人才之都”,把科技创新创业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抓手,作为转变发展模式的根本途径,使无锡创新型经济实现了超常规发展。实践一再表明,自主创新和科技创业是无锡经受经济转型、迎接严峻挑战的成功之道,也是赢得综合竞争优势、再创发展辉煌的致胜之本。

    七是强化城市带动,以统筹发展加速城乡一体化新进程。30年来,我们一直在坚持不懈地探索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别,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之路。改革开放初期,坚持“以工建镇、以商兴镇”,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缩小工农收入差距和城乡差别。上世纪90年代以后,充分依靠农村工业化和城市经济两股力量,着力推进农村乡镇企业向园区、工业小区集中,加快农民进镇入城就业置业;拉开城市发展框架,调整城镇组团和空间布局,推动城市工业向郊外或农村腹地转移。进入新世纪,特别是近年来,坚持把农村发展融入区域城市化进程、把农民保障融入城镇化并轨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目标,深化调整中心城市功能布局,适时启动了五大新城建设,加快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利用工业化的手段和方式,调整改造农业生产方式,加速了城乡一体化进程。继原锡山市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成为华夏第一县后,近年来江阴连续六年位居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榜首。30年的发展启示我们,只有依托中心城市,强化城市带动,才能更好地统筹城乡发展,才能最大限度释放区域生产力、解放生产力,才能实现协调发展。

    八是突出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谋求发展新动力。30年来,我们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保护和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创造发展了乡镇企业,扩大了农民就业。进行了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使所有者和经营者与企业发展的利益更加明确、更加直接,增加了广大群众的财产收入。及时确定“富民优先”方针,实施“富裕无锡”行动计划,推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十大工程”,积极建立健全城乡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体系,把政府公共服务向城乡广大人民群众倾斜,让城乡居民早享、多享、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到2007年,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73.04万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92.15万人,纯农民新型农保参保率93.95%,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实现全覆盖,极大地增强了改革开放的内在动力和社会合力。实践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人民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创造主体,只有维护好人民的基本利益,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才能永葆发展的强大动力。

    回顾总结无锡改革开放30年,30年发展前所未有,30年变化翻天覆地,30年经验弥足珍贵。今天,当我们为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到高兴、振奋、鼓舞的时候,务必要客观地看待成绩,辩证地对待历史。成绩已经成为过去,我们决不能躺在成绩的功劳簿上,沉湎于、陶醉于辉煌之中;我们也绝不能把历史看成是十全十美的、一帆风顺的,因为认识总有阶段性、局限性,发展总是波浪型前进、螺旋式上升。区域竞争百舸争流,经济形势千变万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情况纷繁复杂。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面临前面标兵越来越远、后面追兵越来越近的巨大压力和挑战;我们面临着资源环境和世界金融危机的巨大压力和挑战。如果我们思想上患得患失、骄傲自满,行动上亦步亦趋、固步自封,就可能铸成历史之痛。当前,无锡正处在由全面小康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正处在由重点发展向优化发展跨越的转折时期,正处在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过渡时期,我们务必要清醒认识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清醒认识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清醒认识发展阶段的变化和特征,清醒认识在全省和全国发展格局中的方位和水平,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意识,增强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以更高的起点、更大的力度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做到居安思危、思危奋进,传承成功经验、吸取历史教训,敢于超越历史、敢于超越自我、敢于超越他人,全面构筑无锡科学发展新优势、奋力攀登基本现代化新高峰,为全省和全国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同志们、朋友们:

    30年巨变,无锡已经站在新的历史平台上,为迈向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从现在起到2020年的12年,加上已经过去的3年,共15年左右的时间,是无锡实现“苏南模式”再创新、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时期。历史已将我们推入科学发展的新时代、生态文明的新境界。中共江苏省委对无锡的发展寄予厚望,殷切希望无锡广大干部群众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发扬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优良传统,不为过去的成绩而自满,不为任何风险所畏惧,不为传统的发展模式所束缚,不为目前的小康而停滞,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协调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让无锡这颗“太湖明珠”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我们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我们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正在扩散蔓延,全球经济经受严重冲击,对无锡发展的不利影响日益显现,但我市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们面临的重大战略机遇期没有改变。我们要把“保增长、促发展、快转型”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要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贯穿于当前和今后发展的全过程。我们要紧紧抓住世界大变革、大调整的历史机遇,以中央和省委对无锡的嘱托和要求为动力,以世界先进城市为标杆,大力倡导敢闯敢试、敢作敢为、敢担敢当的探索精神,大力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推动无锡经济社会沿着科学发展的道路,始终走在全省、全国发展的前列,向着现代化、向着生态文明奋勇前进。

    到2010年,无锡要实现市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接近目前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要达到1.2万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4万元和1.3万元。再通过10年左右时间的努力,到2020年,在全省率先实现现代化,使经济社会发展接近当时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万美元,跻身世界先进城市行列,把无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先进制造技术中心和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创意设计中心、职业教育中心、旅游度假中心。

    ——构划未来,无锡要致力建设成为创新型经济的领军城市。创新始终是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的前人实现了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外向型经济和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我们要顺应经济社会的变革,促进以“四高联动、三大转变”为引领,以智力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以科技创新型企业和创业型企业为支撑的创新型经济跨越发展。温家宝总理指出:“苏南地区要着力扭转产业重型化的趋势,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业转变,减轻环境和资源的压力。这可能是一个艰难、有时甚至是痛苦的过程,但是苏南必须走这一步。”在新一轮发展中,无锡要坚定不移地实施产业高端化和多元化战略,集中精力、资源,聚焦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和高效现代农业,大力扶持智力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有序分流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尽快实现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转变,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与区域中心城市定位相适应的现代产业体系。

    ——构划未来,无锡要致力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驱城市。生态是任何生命最基本最根本的支撑系统。我们的前人开创了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先河,工业化进程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我们要顺应时代的呼唤,开创生态文明的新时代。强化绿色GDP意识,摒弃“重经济、轻环境”的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之路,避免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路径,全力重建太湖地区生态环境,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无锡太湖保护区,实现“让太湖重现碧波美景”的目标。提升公民环保意识,倍加爱护环境,切实保护生态,全面落实“环保优先”方针,建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群体,自觉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大幅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建设绿色无锡,让无锡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人居环境更优美。

    ——构划未来,无锡要致力建设成为科技创业家(企业)的摇篮城市。无锡是孕育希望、创造奇迹的城市。我们的前人创造了从中国民族工商业发祥地到中国乡镇企业发源地的辉煌,我们要顺应科学技术的进步,把无锡建设成为中国科技创业家(企业)的摇篮。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创业,坚持走应用型、开放型自主创新之路,着力提升区域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能力。以吸引“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为重点,以团队引入为形式,充分发挥其技术创新和战略经营能力,大力培育发展增量产业,促进以“高科技、高效益、高附加值”为特征的高新技术产业的裂变发展。大力营造有利于促进创新试验的综合环境,弘扬“四尊四创”风尚,建立和健全政策支持体系、人才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强化激励机制,积极构筑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集聚高地。

    ——构划未来,无锡要致力建设成为幸福安康、和谐宜人的首善城市。让无锡人民更加幸福安康、安居乐业,让无锡城乡更加和谐宜人、长治久安,是我们的根本追求和崇高职责。我们要在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基础上,以更高标准、更多财力,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不断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推进社会体制改革,不断扩大公共服务,着力落实高水平“五有”要求,让改革成果惠及全市人民;以更高起点、更宽视野,大力推进无锡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用“尚德务实、和谐奋进”的城市精神营造文化氛围,以“建设文明无锡、打造文化名城”为目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设施建设,发展文化产业,加强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加强文化大市建设;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当家作主的作用,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作用,充分发挥社会各阶层和社会民间组织作用,拓宽民主渠道,扩大基层民主,扎实推进“法治无锡”、“平安无锡”建设,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同志们,朋友们:

    事业兴衰,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无锡30年改革开放,涌现了象吴仁宝、丁晓兵等一批共产党人楷模和施正荣等一批时代先锋,成为引领改革开放的中坚力量。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如今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落到我们的肩上。无锡有1.5万多个党组织,30多万党员,联系着近600万人民。改革开放30年来的实践反复证明,只要党组织创新力凝聚力战斗力发挥得强,党员队伍影响力带动力执行力示范得好,改革开放就能突破,发展建设就有保证。构筑无锡科学发展新优势、攀登基本现代化新高峰,需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我们要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强堡垒,把干部队伍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骨干力量,着力提高各级党组织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领,着力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努力打造一支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敢抓敢管敢负责、敢闯敢试敢创新的“三宽六敢”党政干部队伍。各级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坚持群众路线,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发展目标为了人民,发展思路问计人民,发展措施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检验。始终站在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的时代前列,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始终成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真正成为解放思想的排头兵、科学发展的领路者、社会和谐的主心骨、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使我们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时代要求和人民期待,积极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共产党员称号,经得起实践检验、群众检验、历史检验的骄人业绩!

    同志们、朋友们:

    承启三十年,迈向现代化。科学发展观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宏伟愿景和群众期盼召唤我们奋勇前行。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依靠创新和法治这两大法宝,推动无锡又好又快发展,再创新模式、构筑新优势、攀登新高峰、铸就新辉煌。

    让无锡这颗“太湖明珠”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让无锡这个“好地方”令世人更加羡慕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