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光
多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培养和培训了数以千万计的实用型技能人才和一线管理者,有效地服务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已经成为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依托。多年来,职教人才走进各行各业,他们学以致用、技术内行,提高了物质产品的质量和社会服务的水平,加快了社会文明的进程。职业教育,作为与普通教育并行的成才之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职教人才,作为技能型劳动者和管理者,已经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这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
但是,面对经济和社会提出的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怎样才能更好地发展职业教育,以怎样的模式培养人才更利于建立学生的敬业、务实精神,更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业能力,也现实地摆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路途上。
目前,职业教育发展中很多问题的出现,都直接与体系的建立发生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发展职业教育,需要体系性改革。
比如,职业教育要摆脱普通教育的学科模式问题,虽然倡导多年,许多职业院校仍然按照“老三段”方式教学,教育效益不高,职教特色不明显。在中职,为使学生能够继续升学,不得不办高考预备班,仿佛唯有通过普教的统考,才能进入高等教育。在高职,本科压缩型的教育已经成了必须改革的问题,而且学生入学基本没有技能门槛,因而要使入学时技能零起步的学生在两至三年间达到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其实很难落实,以致不少高职院校把毕业生达到中级工水平当作办学成果来宣传。殊不知,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不是中级技能加本科压缩型文化。培养中级工并不是高职的任务。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重要的一点,是职业教育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能力体系。
再比如,由于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中职、高职的任务不清楚,因此中职、高职各自的课程无法衔接,高职课程与中职课程的重复不可避免,技能训练与文化课时严重冲突,高职毕业生出现的技能比不上中职,文化达不到专科的现象,已经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重要的一点,是职业教育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课程体系。
虽然,我国的职业教育已经初步形成了体系,但严格地说,这个体系只是有体无系。办学实体上,全国有中等职业学校1.4万多所,高职院校1000多所,但办学实际上,中职、高职院校缺乏内在联系。
职业教育要真正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真正落实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两大教育功能,加强体系性建设迫在眉睫。
第一,要建立具有职教特色的技能体系。首先,职业教育要与行业共同建立起相应工种、岗位或岗位群的能力体系。这个体系应该包括从技能零起点、初级、中级到高级的若干能力层次目标。其次,要将每一个能力层次分解,每个层次应以相应的多个具体项目为内容制定技能要求,根据技能的要求确定相应模块、规划课程。如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有发展的观念,岗位能力有标准,继续提高有方向;职教在办学过程中,才能整体上有所遵循,中职与高职培养任务清晰明确,中职和高职的接轨才能找到接口。
第二,要建立以技能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岗位能力是个综合目标,普通教育是按学科体系分头教学,学生到岗位后再综合应用。职业教育的教学要突出岗位的应用性,提高教育效益,因此,要以综合性的教育方式开展教育教学。这就需要把职业道德、专业技能、相关文化三个方面,按照岗位能力的需要,以技能的递进为顺序,组成横向的综合模块,技能教到哪里,相关的文化知识和职业道德就讲到哪里,在职业的环境中、任务的目标下,专业、文化、德育各科知识结合、渗透,以完全的岗位综合知识,实现切实的培养目标。同时,在能力模块之外,分别设立文化和技能的选修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如此,教育与应用的距离更短,与岗位的目标更近。不仅可以实现教育教学的高效益,而且可以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融合,实现就业目标与个性发展的融合,可以使学分制、弹性学制、工学交替得以真正实现。
第三,要建立适应职教发展的管理体系。目前的职业教育管理,只有教育层次的定位,没有职业的定位,不利于职业教育技能体系的完整建立、课程体系的连贯实施,因此,随着教育生产力的发展,应该恰当地调整生产关系,以利于更好地发展职业教育,建立合乎职业教育本身特色的评价标准,建立任务目标下的综合考核体系。
《中国教育报》2005年10月20日第3版